崇禎皇帝麵對著嚴峻的局勢,心情沉重而壓抑。
在炎熱的夏天,皇帝身穿常服坐在龍椅上,頭戴翼善冠。殿中雖然擺放了冰塊,但無法消散空氣中濃鬱的暑氣。崇禎年輕而精疲力竭,龍袍上的日月圖案仿佛更加沉重。
駙馬都尉鞏永固向皇帝稟告道:“陛下,京城如今鬼域一般,家家披麻戴孝。請陛下開庫放藥以安撫民心。”他的聲音中透露出哽咽和悲傷之情,仿佛自己也經曆了不幸一般。
崇禎歎了口氣,感到脖子發緊,“這場大疫來勢凶猛,宮中也有人喪生。朕已命令天師張應京開設道場超度亡者,並進行災難祈福。至於施藥,請按你所說辦理吧。幸好太子已經長大成人了,否則實在讓人擔憂。”
提到太子,眾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轉向禦案旁的一張小桌。
身穿紅色龍紋便服的皇太子正專注地整理著內閣送來的奏本,他額頭和鼻尖微微有些汗水,晶瑩剔透。這讓人忍不住想去幫他擦拭。
作為中宮皇後嫡出的長子,太子朱慈烺在崇禎二年被封為太子。加上崇禎與周皇後之間深厚的感情,太子的地位無可撼動。
而且這位太子還是個神童,連那些自視甚高的文臣也無法否認這一點。
朱慈烺將最後一本奏本分類整理完畢,輕車熟路地將四摞奏本分成兩疊,並交給司禮監的太監呈給皇帝陛下。
\"父皇。”朱慈烺微微欠身上前,恭敬地啟奏道:“大疫肆虐,民心惶惶。兒臣建議父皇派遣我出鎮京師,監督防疫工作。”
鞏永固立刻坐直了身子,心中湧起一股冷汗。他暗自感歎說:“太子仁善可親,果然名不虛傳。”
崇禎意識到自己的兒子聰明過人,記憶力驚人,處理事務老練周到,勝過許多閣臣。任何一個父母都會為擁有這樣的神童兒子而高興。然而,正因為太子過於聰明,他的想法總是與常人不同。
尤其是在當前國家形勢危急、命運岌岌可危之際,在承受不住像嘉靖、天啟那樣的皇帝時。
\"皇子?\"崇禎恢複了些許精神,“你是在自薦吧。”
崇禎共有七個兒子三個女兒,如今隻剩下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長子朱慈烺年僅十五歲,更別提其他兩個弟弟了。即使是備受讚譽的皇太子也未能獲得所有人的信服,如何能讓兩個年紀更小的孩子去主持事務呢?
“陛下萬萬不可!”鞏永固立刻感到一陣冷汗湧出,“太子尚未成年,魂魄未全,豈能輕易進入凶險之地。”剛才的慶幸瞬間消失殆盡。對於鞏永固來說,就算整個北京城的百姓都死光了,也無法換來國家未來之主的性命。
然而朱慈烺卻堅定地堅持自己的觀點。
朱慈烺提高了聲音說道:“作為東宮的太子,我受到百神的庇佑。就算麵對凶疫,即使是真有惡鬼出現,也必將被我擊退。”他繼續說道:“父皇,如今天下局勢不穩,如果我們不振奮精神,恐怕民心會更加消沉。”
崇禎微微皺眉,揮手示意:“你可以退下了。”他深深地靠在椅背上。案上整齊擺放著兩堆奏本。這份整理奏本的權力是從崇禎八年開始太子從司禮監手中奪得的。
那一年,亂賊攻破了中都鳳陽,並掘開了朱家祖墳。
那一年,太子隻有六歲。
當時六歲的太子以近乎神奇的手段從鍾翠宮跑到武英殿,在時年二十五歲、雙眼通紅的父皇麵前大言不慚地闡述了“上陣父子兵”的道理。他成功利用了崇禎天然的父愛和當時心理脆弱的機會,並取得了整理奏本的權力。
由於魏忠賢亂政的前車之鑒,崇禎朝廷沒有宦官權臣,也沒有太監幹預政務的情況發生。然而,司禮監作為內閣成員,並非虛設。即便如勤政的崇禎皇帝每天工作十六個小時,也無法親自閱讀完當天所有的奏本。
因此,何時遞交奏本以及由誰遞交成了太監們玩弄權術的機會。他們通過掌握遞本的時機,控製著皇帝每天處理政務事項的優先級。
等崇禎意識到這點的時候,已經是四年之後了。
倒並非因為皇帝做久了,政治智慧見長,而是因為皇帝陛下無意中看了那些放在底下的奏本。於是,皇太子殿下的分類標準很快就被聰明的皇帝揭穿了。
凡是官員互相彈劾的奏本,以及禦史言官彈劾邊臣的奏本,都被塞在了下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