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鍾聲敲響了,地下城鞭炮齊鳴,禮花盛開,一片歡騰。大街小巷燈火通明,流光溢彩。史博獨自推開家門,沿著張燈結彩的街道向前走著。似乎有一種力量指引著他,他走向那片寂靜的樹林,這裏燈火闌珊,不知不覺中史博的心安靜下來,他倚在一棵大樹下,慢慢的坐在草地上。
史博是唯一一位用自己的名字為地下城命名的人,從新年開始,地下城一座最高的建築,聯合國大廈,命名為‘環山築’。用史博真正的名字——史環山。多年以來,幾乎所有的人都忘記了他真正的名字。
司徒雲事件平息後,公民給史博很高的榮譽。但這些不是史博想要的,雖然六號實驗室的科學家,在這一事件中都相應受到了衝擊,由其尼爾同樣受到圍攻,但必竟尼爾在家工作,不用直接麵對人們的豎目冷眉。而史博每天往來奔波在聯合國總部,直接麵對的是冷嘲熱諷,冷麵白眼,讓懷有一顆拳拳赤子之心的史博,深受欺辱。雖然司徒雲受到修改其大腦的最嚴厲的懲罰,但是史博從科學家的職業敏感中,感受到,如果不把這種‘傻子共震’的現象驅除掉,遲早地球人還會在‘傻子共震’中遭遇禍患,人類的危險不是來自自然環境,而是來自人類自己。消除司徒雲這次混亂,核心的作用是意識共融,雖然太空遊走著無數個與外太空友好聯係的飛行器,但沒有收到任何訊號,而平靜清醒下來的人們,明白了他們此次運用的有效方法,是科學早已證實的量子糾纏理論。這一事件,讓更多的人,投入到量子糾纏理論的實際應用工作中。從而很多人重新提出國家信仰,這一重大問題。史博知道如果不建立起全民真正的共同信仰,而各持己見,各自為義,人類終究要走回頭路,科技的發展隻能助紂為虐。九十一歲的史博懷著一顆赤誠的心,要在他有生之年,完成這一使命。
史博說:“信仰是通知書,是說明書,他告知一個人怎樣能夠平安的度過這一生,也告知你最後會到哪裏去?”
尼爾說:“信仰是不是主義,也不是宗教,而是真真切切的生命的道路,這條道路,可以通天,知地,曉萬物,懂人性。”
堅立國家信仰是非常艱巨的任務,也是史博將為之奮鬥的最後陣地,史博站起身來,抖抖身上的落葉,堅定的向林外走去。
小結
人類在地球火山,地震等大災難中,僅剩不到七億人,在地球即將全部被酸泥覆蓋之時,艱難的逃到早已選好的新星球。‘新家’的荒涼,缺少生存條件,這一切人類早已想過,但是人類對科技的自信,自認為隻要有人在,就沒有人戰勝不了的。但是當把自己封閉在‘蒙古包’以後,才知道,人類已經把自己關在白色耀眼的牢籠中,因此很多在災難中幸存的人,選擇自殺。這種憂鬱絕望的氣氛不斷漫延,這一困難沒有得到解決,另一個問題也急需解決,人類在地球災難頻發的時期,就食用人造食物,但是必竟地球上還殘存一些樹木,海水,可以製作代食品,到新星球以後,除了礦物質,連空氣和水都需要人造,完全打破了人類的幻想,這時候人們想起了史博和尼爾在地球上的六號實驗室。
人類樂觀的要離開地球之時,科學家史博和尼爾,就已經料想到人類在新星球的結局,因此在遭到世界反對的情況下,他們在富商徐然的父親暗暗的支持下,堅持在地球上對生活在地下的米鼠進行實驗,為人類重返地球,建設地下城市做準備。
同時六號實驗室的工作,讓科學至上的史博尼爾李憑等科學家,對‘有’與‘無’,肉體與靈魂,物質與意識,對生命本身都有了新思考。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