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番外:黃帝的故事(1 / 2)

相傳,黃帝的母親叫作附寶。有一天晚上,附寶看見一道電光環繞著北鬥樞星,一眨眼的功夫,那顆樞星突然就掉了下來,附寶也跟著一陣頭暈目眩,當下便有了身孕。當附寶懷胎24個月之後,就生下黃帝。黃帝出生後沒有多久,就可以如同大人一般說話。到了15歲的時候,已經遍曉萬物,無所不通了。

後來他繼承了有熊國君的王位,在位期間他發明了軒冕,於是人們就稱呼他為軒轅。又因為他是以土德稱王,而土又是黃顏色的,因此才得黃帝稱號,二者相結合,人們也會尊稱他為“軒轅黃帝”。

有關黃帝的傳說故事可真是不少呢,其中,人們最耳熟能詳的莫過於“黃帝大戰蚩尤”的故事。

據說蚩尤兄弟一共有81人,號稱都是神帶的後裔。這81人全都是獸身人麵,銅頭鐵額,不食五穀,隻吃河石。他們不服從黃帝的命令,殘害百姓,濫殺無辜。還製造出各種各樣的兵器,勢要推翻黃帝的統治。黃帝知道後毫無懼意,馬上征召各路兵馬共同討伐蚩尤。可是打了好久,也未能打敗蚩尤,在無計可施之下,黃帝隻好暫時退兵。退了兵之後,黃帝日夜憂心仲仲,茶飯不思,就盼望能有賢哲輔佐他,打敗蚩尤,以免去百姓之苦。

有一天晚上,皇帝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他夢見大風吹走了天下所有的塵垢,還夢見一個人手執千鈞之弩驅趕萬數羊群。皇帝醒來後,仔細琢磨夢中之事,不禁心中暗想:風可以驅走塵垢,難道天下有姓風名後的人嗎?千鈞之弩,是力量的象征,驅趕萬數羊群,是牧人的行為,難道天下有姓力名牧的人不成?於是便派部下在天下到處訪尋這兩個人。結果真的在海邊找到了風後,在澤邊找到了力牧。黃帝便任命風後為相,力牧為將,再次舉兵,進攻蚩尤。

在涿鹿的郊野,兩軍擺開陣勢,交兵大戰。蚩尤布下百裏大霧,三日三夜都不散去,致使黃帝的大軍辨不清方向。黃帝見此情形,便令風後造出了指南車,用來為大軍指引方向。與此同時,西王母也派玄女前來助陣,教給黃帝三宮秘略、五音權謀之本。風後根據這些又演化出奇門遁甲之法。蚩尤也不甘示弱,率領魑魅魍魍,請來風伯、雨師,縱風下雨,命令江龍蓄水,以水淹黃帝大軍。黃帝見勢不妙,就請來天下女魃在東荒止雨,讓北隅諸山黎士羌兵驅逐江龍到了南極。最後,幾經大戰、幾番廝殺,終於殺死了蚩尤。但是蚩尤擁有不死之身,不會輕易死去,於是黃帝又想出妙法,將蚩尤分屍葬於天下四處,使得蚩尤不能夠聚合屍體,也就永遠都不能起死回生,再生事端,霍亂天下了。

相較於黃帝在戰場上的威武雄風,他的愛情故事也毫不遜色。

傳說中,黃帝原本隻是南方的一位才華出眾的跛足青年。西陵氏族神巫歧伯,通過占卜之術,算出了這位跛足青年應為下一屆首領的候選人。但當西陵氏族的人知道他是個跛子之後,堅決不同意他繼任為新首領。隻有氏族中的嫘祖看上了他的聰明才智,願意與他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