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息,立正!”

我高衛華大聲喊出了口令。對麵站著整整12個身穿製服的年輕人。他們隨著高衛華的口令整齊劃一地做出了動作。

“報告總經理,保安隊全體集合完畢,請您訓話。”

高衛國一個標準的轉體動作,雙臂在身體兩側夾緊,小跑幾步來到一個頭發花白,戴著金邊眼鏡的男人跟前。

“好,不錯。辛苦你了高隊長。”

“不辛苦,請領導訓話!”

高衛華是京城“陽光海岸新城”小區的保安隊長。雖說他上任僅僅一個多月,但是保安隊的精神麵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天早上剛上班,他就接到了物業公司陳平經理的電話。通知他半個小時後全體保安隊員集合,總公司林雪健經理要親自過來訓話。

高衛華是個地道的東北人。他18歲當兵,22歲退伍回家以後被安置在石油街道的福利工廠做電工和修理工。

他知道自己的家庭條件很一般,如果不是為了他的終身大事考慮,家裏是不會砸鍋賣鐵在城裏買房子,給他換成了一個“農轉非”戶口。

其他的戰友有些進了司法機關工作,最差的也去了國營廠礦。唯獨他,不知道為什麼被分配到了街道小廠。

他的心裏其實挺不平衡的。特別是他在部隊的時候,由於各項軍事技能出色,還曾經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

可是街道武裝部長的一句話讓他清醒過來。

石油街道屬於市內最大的街道。而依靠給石油冶煉廠製作勞動保護設備,至少經濟效益要比那些國營企業更好。

高衛華在部隊軍地兩用人才培訓班,不但學習了開車技能,更是學習了電工以及電器修理。所以到地方企業參加工作以後,憑借所掌握的技能,倒也混得不錯。三年後不但當上了修理班長,更和一個廠內工作的漂亮姑娘結了婚,還有了一個大胖兒子。

原本順風順水的生活,因為單位的一次改製,被硬生生打破了。

那是2000年的時候,石油係統大麵積裁員。其實裁掉的不是一線的工人,而是他們這些所謂的附屬企業的職工。

以前的福利工廠歸街道辦管理,後來政企分開,街道把福利工廠合並進了石油煉化廠的勞動服務公司。

勞動服務公司是大集體企業,本來就是為了安置廠礦待業青年子弟以及家屬的地方。福利工廠合並過來以後,高衛華的修理班長也沒了,每天哪裏出現電力故障了,就得第一時間趕過去處理。

在福利工廠那會兒,工作量不大,每天晚上也能按時下班。可是現在的工作量大了好幾倍不說,非電力故障的修理工作,領導一句話你也得屁顛屁顛的去忙活。

高衛華那時候還是個年輕人,在部隊鍛煉的那幾年,懂得“任勞任怨”這四個字是美德。可是老實人也有被逼得急眼的時候。

那天下班前,幼兒園老師的電話說孩子突然鼻子出血了,而且好久也止不住。孩子的姥姥姥爺過來以後也是手足無措的。讓高衛華趕緊過去一趟。

高衛華心急火燎的跑去辦公室主任那裏請假。結果忘記敲門的他推開門衝進辦公室,卻看見領導懷裏摟著化驗室的小化驗員,兩個人正在做人工呼吸……

領導氣急敗壞的趕他走。他也就趕緊口頭彙報了一下,算是請了假。哪知道月底發工資,因為一次早退,他被扣發了全勤獎五百塊。

除了那次請假,高衛華從沒有遲到早退過。就算是合並之前並沒有人特意考勤勞動紀律,他也很自覺的遵守著時間。

高衛華即便老實,也是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他去找辦公室主任理論,哪知道辦公室主任聲稱那天他在跟化驗員談工作,根本就沒有人跟他請假。

高衛華氣得七竅生煙,特麼的你倆是嘴對嘴談工作的吧!

衝動之下一句話說出口,化驗員委屈得要跳河以證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