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媽下崗了。
據說屬虎的女人命苦,偏巧老媽就屬虎。她十一歲時,姥爺、姥姥商量好了似的,一塊兒駕鶴西遊了。老媽是黑五類的崽子,自然沾不著社會主義什麼光,沒轍,為了照顧更小的舅舅,她隻好輟學當社員。不過老天爺是餓不死瞎家雀兒的,姐弟倆總算活下來了。在農村出身不好特吃虧,說起掙工分的事來,城裏的孩子幾乎都沒聽說過。可方路卻記得特清楚,老媽嘮叨過好幾年,作為壯勞力的她和小舅從來沒掙過滿分,直到農轉非時,小舅的工分依然隻是七分,進單位工資都比人家低一級。這都是出身不好的緣故!老媽說當時一門心思想嫁個貧雇農,嫁不出去才跟了父親。事實也驗證了老媽的理想是對的,嫁給父親後自然沒過上什麼好日子,一樣的受人擠兌,甚至被擠兌到外地。回城後沒房,隻好在舅舅家附近租了一套農民房,老媽還得跟當年擠兌過她的那些人當鄰居。由於他們家離護城河最近,自然成了市區擴張的第一批受益者。方路家搬上了新樓房,老媽給分配到一家小紡織廠。出身問題終於成了履曆表上的曆史殘渣,剛搬上樓那段時間可算是方路家的黃金時代了,爹媽成天笑得合不攏嘴,去西安時家裏的氣氛還是那麼和諧呢。方路心裏最清楚,要不是自己進了監獄,家裏沒準會挺美滿的。
現在同老人們聊天,就怕談改革開放的話題,分歧幾乎是沒法調和的。年輕人喜歡改革開放,因為他們習慣了充滿挑戰和刺激的生活,他們一心追求做人上人的榮耀和感覺。五六十歲的半大老人可就懸了,他們受的是僵化的教育,接受的是**觀念,卻要適應競爭和淘汰的社會現實,的確是難為了他們。至於三十來歲就到處大放噘詞、一肚子不滿的家夥,則是無能者和懶主兒在強力呻吟,全當是屁話。方路的老媽則是四十來歲倒黴族中的一個,由於改革開放淡化了出身問題,要是舉手表決的話老媽會把腳都舉起來,但轉成工人後,艱辛的命運一樣沒放過她。二十年間老媽跟著單位改了好幾次行,換了五六家企業。建築公司看門、織毛衣、賣灶具、飯館兒裏打雜兒的事都幹過,收入挺低,老媽自認無能,埋頭苦幹也從不敢提什麼分外的要求。最後她們單位像耗盡精力的驢一樣,臥在磨盤上再也起不來了。去年年底,領導開會告訴大家,單位黃了,同誌們自尋出路。老媽回家就攤在床上,整整抹了兩晚上眼淚。
"告他們丫的,單位黃了就告他們上級單位,驢死了,肉也夠大夥吃一陣兒吧?四十來歲了把人踢出來,裝什麼孫子?"方路站著腳罵了兩晚上也沒想出別的辦法,憑他那點兒工資,娘兒倆一塊過,苦點兒了,而以前的存款又因為是不法收入被充公了。"沒事,您別怕,反正都這樣了。我來寫材料,咱到勞動局告他們,就不信告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