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大單初步談成(1 / 2)

李老板不愧是老江湖,雖然沒在我們行業做過,但問的問題就像打架一樣,拳拳到肉,句句都是核心。

不過,這些問題在我看來,我們早有預案,畢竟稍微懂行的客戶都會提這些問題。

我胸有成竹的回答了李總的問題,並且告訴李總,我們公司去年上的一款醫藥行業的基金,目前估值現已經增長50%以上。

李總挺感興趣的,我把這款基金的詳細資料調了出來,公司投的10家頭部醫藥公司,包括研究糖尿病的,最新傳染病的等幾家標的公司重點挑出來。

私募股權基金,簡單講就像日本的孫正義投阿裏爸爸,看起來則像高風險高回報。

不過區別在於,孫正義投的時候,馬雲的阿裏巴巴確實是一個初創公司,風險非常大。

而我們現在投的風險相對小很多,並且在我看來,正常情況下幾乎沒風險。

原因就在於我們是跟投,畢竟天海幸福基金公司是一個小公司,一般是在黑石,紅杉等基金公司投了3~4輪後,再跟投。

3~4輪之後,初創公司已經開始顯示成長軌跡了,各方麵都跟開始完全不同了。

要人有人,要錢有錢,技術也達到一定的穩定程度了。

這種跟投策略,可以把我們的風險降到最低,並且我們還做了一個分散投資,就是一個億的基金,投向同樣的細分行業的10家或者8家公司。

每家公司平均投下來也就1000多萬,即使有一兩家虧損,整個基金還是會賺錢的。

李老板很感興趣,問了很多作為客戶必問的問題,期間,他的秘書說有客人在等,李老板居然說讓他繼續等等,這裏的客人更重要。

交談的兩個多小時裏麵,李老板對我們這款基金擬投向標的的一家電池公司非常感興趣。

他覺得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是電池,而這家公司已經嶄露頭角。

客戶關心的就是我要關心的,我馬上把這家公司的資料調出來。

這家電池公司叫遠航電池,由美籍華人創辦,有多項專利技術,成立才兩年已經獲得了4能融資,4個月前,最新的一輪,C輪,融了5億美金,估值已經達到了40億美元。

領投的公司不出意外,有黑石,紅杉,招商,等國內外著名的投資機構。

這家公司的成長速度之快,讓李老板大發感慨,想當初他是一步一個台階,雖然發展的比較慢,但是很紮實,不像現在這些新興的公司有風頭,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幾乎半年一個台階。

並且,李老板很大度的告訴我們,他公司以前最高毛利率一年能達到40%,現在毛利率20%都不到,淨利潤也在10以下,還要應付各種檢查,壓力山大。

李老板的意思,他是很想嚐試做一些私募基金股權的投資,畢竟,他也聽說過,做得好的股權私募基金,年平均收益率在40%以上,甚至翻倍的,也並不稀罕。

我則表示完全認同,把我們公司最近5年做的好的產品的數據都發給他看了,最差的一款產品,年化收益都百分之十幾,這遠比李老板做實業來得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