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不會說話的小孩(1 / 1)

一個潮濕老舊的弄堂裏,有一個小男孩。他坐在自家門前水泥砌的門檻上,不哭也不笑。稚嫩的臉龐經常引來過路的叔叔阿姨逗弄,但是他從不理會。

起初,人們隻當他是不會說話,便半開玩笑似的叫他“小啞巴”,他也沒有生氣,抬起圓溜溜的眼睛直直地望著,直到把人瞧怕了。

漸漸地,附近的街坊都傳開了,四號裏王家出了一個“小傻子”,五歲了也不會開口講話,見人不理睬隻會巴巴地望著,不會哭不會笑,一雙眼睛卻清澈地像要把人看穿了,真嚇人。

俗話說,心明眼亮,王傳夫婦經常看著孩子明明很聰明的樣子犯難。五歲了不會說話,但是也不是傻,市裏的大醫院也都瞧過,都說孩子腦部和身體都發育正常,可能是內向不願意說話,可是他摔了也不哭,吃好吃的也不會笑,哪怕是隔壁小孩搶他的糖葫蘆他都不曾皺過眉頭。

後來也往封建迷信的方向找了點“高人”,都說孩子可能小時候動了胎氣嚇到了魂魄,母親連連點頭證實孩子確實不小心摔了早產的,然後“高人”慫恿這對苦命夫婦買了不少法器和水晶,說是改改風水能聚魂。

也許是這位“高人”真有點本事,孩子真的說話了。

“出去。”這是孩子第一次開口,沒有情緒起伏,語調生硬,但足以讓這對夫妻開心得一蹦三尺高。

可是孩子眼睛直勾勾盯著前方,前方是自家大門,空蕩蕩什麼都沒有,這一幕任何人瞧了都要後背直發毛。

“陽陽,你跟誰說話呢?你是不是能正常說話了,你看著媽媽說,不要東張西望,你說媽媽聽。”張貴芳試圖將孩子的臉掰向自己這麵,語調顫抖著又盡力克製到不嚇到孩子和自己,但是王陽的腦袋卻倔倔地不肯動。

張貴芳是有些害怕的,據說孩子成年前都容易看到不該看的東西,她隻好瞥了瞥丈夫那麵,誰知道丈夫居然在叩拜“高人”給的法器試圖“還神”。

雖然王陽還隻是五歲孩童,但是他什麼都知道,從出生開始,他的視界就跟別人不一樣,他不是不會說話,是沒辦法說話。

他的語言是有“重量”的,某些時候他也不知道為什麼,比如他起夜想喊媽媽的時候,他就像哽住了,哭不出來,他會覺得媽媽香噴噴的很好看,可是他也笑不出來。

後麵在他語言發育最旺盛的時候,一切語言和情緒都變成了心理活動。每次路過阿姨想捏他臉,他的心裏都在說“別動我”,但是身體卻做不出任何反應,隻能直勾勾望著,試圖嚇退他們。

其實剛才,他看到門前有一個濕噠噠的老太太扭扭歪歪地爬進來,他有些害怕但不多,他隻是覺得父母有危險,於是發出來人生中第一句意圖警告的嗬斥。

然後,眼前這個老太太居然很順從地又爬了出去。

這一幕的詭異卻是父母的雙眼看不到的。

他感覺可以放鬆警惕了,轉頭看了一眼母親,試圖再次發聲,奈何又說不出話了。

他五歲的腦袋瓜子還經曆得太少,並不能明確地了解清楚到底為什麼自己說不出話,他甚至還不能理解剛剛爬進來的老太太已經是一個逝去的靈魂。

之後的日子王陽再沒說過一個字,又讓夫妻倆陷入了困惑,然後電視上又報道了所謂的“高人”因為詐騙落網了,這下徹底是沒有希望了。

也沒過多久,夫妻倆就離婚了。

家庭一般,並不富裕,為了這個獨子也已經散了不少的家底,王陽報名的幼兒園也以孩子疑似自閉症拒收了孩子,然後建議送孩子去特殊學校,最後在孩子奶奶的鬧騰下,這個家散了。

王陽跟著母親過,父親很快就去了別的城市,據說也沒半年就再娶了,又過了一年也新添了人口,喜事連連。

張貴芳就相對來說苦多了,拖著個說不清道理的孩子,還要打工供孩子在特殊學校,因為孩子開具不出相關病例證明,隻能拖關係又借錢給孩子總算加了個座。

“你要聽話,媽給你找的這個學校能住宿,夥食也好,家裏能力有限,我得去外地打工,你要聽老師的話,節假日的時候外婆外公會接你回家過,要好好長大。”

張貴芳是家裏的獨女,當然父母親也待孩子親厚,畢竟是有血緣關係的,哪怕是這個孩子不知冷不知熱。

王陽其實是難過的,爸爸離開的時候也沒有難過,但是現在開始難過了,還是那樣,他哭不出來,眼睜睜看著媽媽拖著蛇皮袋坐上了小汽車。張貴芳也始終聽不到小小的王陽心裏喊的那一聲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