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1)

楔子

琉璃星河的眼睛,好像世間所有的美好都在他的眼中。

李白芷覺得溫柔不是一個很容易定義和解釋的詞,但他站在那,就是最好的詮釋。

他常覺得自己並不好看,也沒什麼優點,誇他的除了家人,就是他的粉絲,能夠有今天的成績純粹是因為自己的努力。

這人便是張辰安,詩經中有一句說的是“天之生我,我辰安在?”他的名字便是這當中的二字。

今年33歲,19歲開始出來闖蕩,如今已經十四年了。上麵有母親、姐姐和哥哥,哥哥是他公司的財務,這還是因為剛出道的時候沒人看好,也沒公司和他簽約,所以便自己開了公司。

李白芷覺得的張辰安,就像是泥土中的向陽花,總是向著陽光生長,生命力頑強。隻要太陽一直在,他就永遠都那麼堅強的活著,永不放棄。這也是李白芷喜歡張辰安的原因之一。

大概是從少女高中時期收到表白開始,對懵懵懂懂的愛情開始熟知,於是便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對於喜歡張辰安那份欣賞,摻雜了些別的東西。

暗戀應該很美好吧,至少李白芷是這麼認為的。

可李白芷曾經以為那是年少的歡喜,會長埋於心,卻沒想到也會有那麼一天能夠表明心跡,和他從相識、相知到相戀。

這還要從李白芷上學時說起,那個時候她還小,什麼都不懂,那個年代我們現在所說的老年機才剛出來,她哪裏懂什麼明星,旁人都在追“小鮮肉”,而她卻在電視裏喜歡上了一個叫張辰安的人。

會唱歌,也會跳古典舞,可能當時男生跳古典舞並不那麼讓人理解,也可能隻是當時的小孩子什麼都不明白,同學都會笑她。

那年,李白芷13歲,隻是覺得這樣優秀的人很有吸引力。

可以說李白芷是一個非常長情的人,不論她對張辰安的喜歡是哪種喜歡,她對他的情感,都持續了十年。

十年何其久遠,這一生又有多少個十年呢?

在歲月長河裏,在青春年少中,都占據了不少的份量。

第一次見張辰安,是在一場演出中,隔著很多人看他。

李白芷深刻的記得,那天他穿著一身白色的國風長衫,跳了一段舞蹈。

那天雨下得很大,是在室外,沒有任何防範措施。

因為,張辰安不夠火,也不夠大牌,更沒有深厚的背景。

那一年的李白芷14歲,那時的張辰安24歲。

第二次見張辰安,是在一場節目錄製上,比第一次的距離近了些。

“張辰安這個人是不太適合錄綜藝的,藝術氣息太重。”這是大學室友對他的評價。

李白芷倒覺得不然,人是多樣性的,都是可以發展的。

那年的李白芷19歲,那時的張辰安29歲。

如今,李白芷23歲,在文熙市成立了一家叫做“緣見”的書店,內部設施以“簡”為主。

朋友說她年紀輕輕活的像個退休的老太太。

李白芷笑著說:“是呀是呀,開著我的書店,聽你唱戲。”

這一次見他,不是在什麼演唱會,也不是在什麼節目中,是所有幻想中第一次見麵的場景中都排除在外的,也是從來都沒有預料到的。

在夏天的夜晚,一場飯局上,猝不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