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75章(1 / 2)

皇上的登基大典雖然準備的匆促,但是一應禮儀規矩都是齊備的,小皇上——愛新覺羅·弘元的說法也很讓人動容:“皇阿瑪驟然駕崩,朕心甚痛,不失禮法即可,朕願為皇阿瑪守孝,盡心盡意。”

大典後的第一次早朝,小皇上宣布:立玉蕊皇後為母後皇太後,立熹貴妃為聖母皇太後,另,願為先皇守孝一年,暫不提封後納妃一事。

禮部上奏,小皇上有兄弟數位,應該為了避諱皇上名諱,改掉自己的名字中的“弘”字。

小皇上擺擺手:“無妨,朕與兄弟們情誼深厚,這手足情深豈會因一個字受阻。”

……

朝上的消息一句一句地傳回永壽宮來,熹太後聽著,輕輕點著頭。

“皇帝果然大了,處事周全了。”敬貴太妃笑著輕輕搖著團扇,說道。

玉蕊太後坐在熹太後旁邊,端著牛乳茶一口一口地喝著,一句話也不說。

端貴太妃神色淡淡的,看了看熹太後的表情,輕輕咳了一聲,說道:“臣妾瞧著太後臉色不太好,想必是還沒調理好,咱們也別在這兒聚著了,讓太後好好休息一下吧。”

惠太妃也說道:“是啊,是啊,想來皇上下朝之後會來永壽宮跟嬛兒敘話的,咱們也別耽誤人家母子倆說話了。”

眾人紛紛點頭,一一起身請安告退,玉蕊太後最後起身:“嬛姐姐,你這兒的牛乳茶好喝,能否讓流朱跟我回去,教一教我宮裏的宮女兒怎麼烹?”

“好啊,流朱,去吧。”熹太後抬了抬手,流朱福了福就跟著玉蕊太後走了。

送走了眾人,熹太後緩緩歎了口氣:“蘇公公,槿汐,你們兩個不要再久留了,這就離了宮去吧。”

“太後。”槿汐當下就紅了眼眶,跪在熹太後麵前,“奴婢舍不得您。”

我也趕忙跟著槿汐跪下,我心裏知道,熹太後是擔心夜長夢多,所以讓我們盡快出宮,可槿汐這樣不舍,一時之間我也有些拿不準主意了。

“好了,好了。”熹太後眼眶微紅,笑著把槿汐扶了起來,“往後在外頭,自己過日子要多當心些,若有什麼不妥,無論是去公主府還是親王府,再不妥,回宮來找哀家也好。”

槿汐扶著熹太後的手哭得淚水漣漣,頻頻點頭:“奴婢知道,奴婢知道。”

就在這時,外頭有人高聲通傳:“皇上駕到。”

我和槿汐回頭給小皇上請安,小皇上腳步愉快,走到熹太後身邊一拱手:“兒子給皇額娘請安,額娘這是做什麼呢?”

“蘇培盛和槿汐這就要出宮了,哀家跟他們辭行一番。”熹太後說道。

“朕做太子的時候,蘇公公和槿汐姑姑為了朕殫心竭慮,如今總算可以鬆一口氣,這樣,朕賜你們百兩銀子,以後若有個什麼不妥,隻管入宮來。”小皇上情真意切道。

離了皇宮裏的紛紛擾擾,我和槿汐的日子過得別提多滋潤了。

小皇上第二年立了一位溫文爾雅的皇後,是熹太後為他選的,那是一位頂頂好的皇後。

而後,小皇上治國有方,三王爺弘時雲遊四海,時常不知去向;

四王爺弘曆這些年南征北戰,守得四方平安;

七王爺弘晟才思敏捷,一直在小皇上身邊輔佐著,前些年,被封為攝政王;

八王爺弘殷是鐵麵無私的,一直幫著小皇上監管皇族中人和文武百官,現如今,哪家提起八王爺不是兩股戰戰;

九王爺弘煦年紀最小,最是古靈精怪,仗著哥哥們既能幹又疼愛,一人一劍一馬閑遊天下。

淑和公主與駙馬恩愛異常,這些年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兒女繞膝的日子和和美美。

溫宜公主和駙馬的關係就沒有這麼好了,但是皇上對這位皇姐十分信重,駙馬也不敢造次,雖說不敢納妾,但是隱隱約約也有養外室的消息傳來,這些年,溫宜公主隻在出嫁後第三年生了個女兒,現在時常入宮幫助太後理些庶務。

朧月公主愛上了番邦來的富商之子,那小公子為了公主甘心留在京城裏自立門戶,真論起來,現如今的國庫裏,有一小半都來自於這位駙馬及其家族,連帶著大清與番邦的關係都好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