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在現代名喚林黛鈺,為何同音卻不同字呢?原來是林家夫妻覺得女兒生下來便眉目如畫,是一個漂亮的小姑娘,就想起了紅樓中那個美麗聰慧的黛玉小姑娘,可是又覺得黛玉的結局不是那麼美好,便將玉字換成了鈺,寓意這是自己視若珍寶的孩子。
黛玉在父母兄長的嗬護與疼愛中,早已忘記了之前在賈府中的謹小慎微,而在現代社會這樣開放包容的時代,她可以有自己的小性子,可以有自己的特性。
黛玉本就聰慧,又有前世十多年學習過的東西的記憶,從小便顯示出她在文學方麵的長處,雖不至於說是過目不忘,卻也比同齡人學的更快。
隻不過有所長就有所短,因著黛玉從未接觸過現代文的閱讀理解,也不曾學習過英語等外語,皆是從頭學起。幸運的是,黛玉隻是一個小奶娃娃,不會這些才是正常的。
因著四大名著是五年級的必讀課外書,因此黛玉直到五年級才讀到紅樓夢,也才知道原來對這個時代的人而言,自己的前世就是一部小說,一個書中的世界罷了。
為此,黛玉還難過了兩日,卻在開學時便被大量的學業給衝擊的忘記了此事,而是認真的學習怎樣分析書中的人物了。
這對於自己而言不是占了大便宜嘛,自己分析自己,分析與自己一同長大的人,別人怎麼能有自己剖析的透徹呢。
果不其然,黛玉的分析不僅僅讓老師驚歎,更是引起了紅學家們的注意。
黛玉是擅長作詩繪畫等,但自從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一門自己之前從未聽聞過的科目:環境與生態學後,(環境與生態學,就是研究人為幹擾下,生態係統內在的變化機理、規律和對人類的反效應,尋求受損生態係統恢複、重建和保護對策的科學。)便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因此,黛玉的奮鬥目標便是能夠進入到中科院的相關研究項目中。
有了奮鬥目標便會為之去努力奮鬥,哪裏還有時間去悲春傷秋呢。
黛玉的家人對於女兒(妹妹)的夢想無比支持,都在盡自己所能幫助她,黛玉自然是感受到了家人的愛。
不斷前行的人或許很多時候都是孤獨的,但總會遇見一兩個與你誌同道合的同行者。
好友不需要太多,三兩個足矣,而黛玉對於好友的定義是可以一同進步,可以生死相交的那種,還好,總歸是上天格外優待她,這樣的好友不多,也隻有兩個罷了。
三人雖誌向不同,卻是同類人;雖不常待在一處,卻做到了相互勉勵;雖沒有血緣關係,卻是情同手足。
黛玉一生都致力於她所熱愛的研究事業,偶有閑暇也隻是回家陪伴家人或是與好友小聚一番。
上一世為情所困,因情而亡,這一世愛情對於黛玉而言卻是最不重要的東西,並非是忘不了寶玉,也曾有過戀人,卻終究未能走到最後。
當黛玉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回想起自己這一生,隻覺得異常滿足,毫無遺憾。已經很久沒有想起前世被困在方圓之地的生活了,現在卻又想起了,或許這是上蒼對於自己的補償也未可知。
因著有了前世的記憶,才會格外珍惜眼前的生活。
黛玉雖然沒有子孫後代,可是她這一生桃李滿天下,病床前不單單有哥哥和好友的子孫們,更多是她帶過的學生們。
黛玉自覺了無遺憾,雖還有研究未成,卻知道總會有人繼續下去。
黛玉卻不想待在醫院中了,想回到有父母兄長的家中,因此,當黛玉回到曾經長大的家中,躺在自己床上後,就麵帶微笑安詳離去了。
(黛玉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