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分,山下還是熱氣騰騰,山上清涼之意卻已顯露出來。

武當山上群山環繞,雲遮霧繞,在一片嘰嘰喳喳的鳥鳴聲中。

一個牌匾為“隱仙道院”的院子裏傳來一陣誦經的聲音

“天地自然,穢氣分散,洞中玄虛,晃朗太元。。。。。。”

一隻混血了秋田犬的狗子趴在大殿的門口,趴著耳朵默默聽著裏麵的誦經聲。

大殿門口兩邊白牆上畫著大大的陰陽太極圖。

大殿前方是花池,院子裏的花花草草在祥和的陽光下隨著誦經聲搖曳,

花池右側是兩棵桃樹,

院子左邊有個簡易的遮陽棚,前方種著九棵白楊。

院子左右兩側,還有不大不小的兩片菜地。

香氣嫋嫋,大殿裏磬聲三響。

“師父,今天晚上吃什麼”李思瑤麵含期待。

“羅非魚”

源辰看著麵前這個留著斜劉海,麵色白裏透紅,眼鼻透著靈氣的吃貨女孩略帶無奈,剛是誦完經就想著幹飯了。。。

“另外,瑤瑤啊,說了多少次了,不要叫我師父,我入道才兩年半,哪有資格收徒弟,我們道家可不是批量造星的娛樂圈”

“師父,為什麼我們天天吃魚呀”

“這是我們道家的修行方法,魚是極為有營養的肉食,據說呂祖當年築基時連著吃了三年的魚,才把體內積攢的毒素排幹淨”小道長耐心地講解。

源辰,這是他的道號,自從入道後,便隻剩下了這個名字,原來的名字都快要忘記了。

隻見他二十來歲的樣子,麵色微黑,雙眼微眯,目有神光,紮了一個發髻,頭發黑中帶白。沒有胡子,鬢角整整齊齊,幾根碎發從頭頂的美人尖挑了出來,身穿一身玄色道袍,腳蹬十方鞋,體型偏瘦,但有力量感。

源辰從小身體虛弱,喝口涼水都要感冒的程度,初中畢業就沒有再讀書了,斷斷續續做過不少工作。

後來機緣巧合下認識了他的師父,師父說他是童子命,隻有修道才能安穩地活著。

他便在武當山上一直住了下來,身體經過調養,已經一兩年沒有生過病了。

而師父在他上山半年左右就出門雲遊去了,把整個院子留給了他來打理。

貪吃女孩,名叫李思瑤,是今年春天時來的山上。

她來時院子裏還有幾個義工一起在院子裏修行。她讓大家喊她瑤瑤,後來幾個人陸續下山,現在隻有她一個了。

義工,顧名思義就是義務工作的意思,一般道家的義工都是在山上幫忙做些挑水做飯之類的小事,無事的時候就可以在寺廟裏一邊感受慢節奏的生活,一邊學習傳統文化。

“我去做飯咯,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源辰帶著梗開玩笑。李思瑤忙著逗狗,不搭理他。

鍋裏的水“咕嘟咕嘟”響著,鍋裏魚肉混著八角桂皮大料的香氣毫不吝嗇的向外飄散。

正在燉魚的功夫,院子推門進來一位不請自進的道長。

歲數不小,麵色紅潤,短寸發型,留著一把有型的灰色胡子,穿著中年男人常見的T恤。

這位道長很是高興,舉起手裏的酒壺說道:“真是趕巧啊,你們應該還沒有吃飯吧,正好,來一起喝點我下山剛打的好酒”

源辰很是清楚這個道長的底細,“嗬嗬,厲道長呀,你分明是聞到了飯香味來蹭飯的,你那點酒哪有我們自己釀的藥酒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