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滾動發展(1 / 2)

郭東問:“咱們公社平均畝產糧食多少斤?折合多少錢?”

方主任說:“咱公社平均畝產糧食接近200斤,如果按交公糧的價格合30多塊錢,按議價算也不到50塊錢。”

郭東說:“那就是說300畝地收入一萬五就達到平均水平了,現在光養豬養鴨就兩萬了,再加上其他的,這鹽堿地的收益遠遠超過平均水平了。”

方主任說:“咱說的平均水平是毛收入,如果去去種子化肥等成本,純利連一半也沒有啊。”

李彬感慨地說:“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

一句話把大家都問住了。

沉默了片刻,郭東說道:“這更加證明了主席的英明偉大,知識青年在農村確實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方主任說:“是啊,這一切都是培元謀劃的,知青們有文化,見多識廣,貧下中農也都很滿意啊。”

李廳長說:“鴨子多了會不會賣不出去啊?”

東順說:“咱們的鴨子不愁賣,有多少賣多少,原來考慮暫時賣不出去的做成板鴨,便於存放和運輸,可鹵鴨都供不上賣,白條鴨也好賣的很。”

王副廳長說:“現在一年隻是幾萬隻,明年一推廣可就多了去了。”

培元說:“廣交會上有一港商,年底前要一萬隻板鴨,如果質量有保證,明年要十萬隻,外貿公司來電話問能不能接。”

方主任說:“你怎麼答複的?”

培元說:“我說接。”

東順說:“板鴨生產不需要什麼設備,有人有鴨,有場地就行,我看明年收二十萬隻也存不住貨。”

培元說:“那咱就分分工,推廣中心負責推廣養鴨和回收宰殺,柳林負責加工板鴨和鹵鴨,農場負責技術和防疫服務,提供飼料,還要回收加工鴨毛。我看咱也不用開會動員,各村看到養鴨掙錢了,都會搶著幹的。”

方主任說:“是的,不用動員,有以前養豬和養兔的經驗教訓,誰能無動於衷啊。”

玉海說:“咱簽多少合同?”

培元伸出三個手指晃了晃說:“暫定三十萬隻怎麼樣?隻考慮鹽堿地,不能占用耕地養鴨。”

宋主任說:“三十萬是不是少了點兒?光你們西苑也分不過來吧,其他公社的要加入進來,你們能拒之門外嗎?”培元說:“其他公社的請農業局的領導安排吧,我們一定配合。”

陳主任說:“你們得有擴大規模的準備,這種信息傳出去,肯定有外地的同誌也要搞,我覺得是件好事,說不定咱這衛水白鴨能名揚四海呢。”

李廳長說:“好,思路越來越清晰了。”

東順說:“該吃飯了,東來已經準備好了。”

隻見桌上擺滿了用鴨子和兔子做出的各種菜肴,還有地裏的青菜。培元先把孫長生介紹給大家。

孫長生說:“咱的玉液酒還不到好喝的時候,我按葡萄酒的工藝,調試了點兒低度酒,請各位領導品鑒。”

大家一嚐,紛紛叫好。李廳長說:”這酒好喝,它比白酒柔和,比冰雪露那樣的甜酒更有韻味,好,尤其適應酒量不大的人和女士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