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殿之中王尼拱手而立,仔細聽著劉和的敘述,對於何遵提出來的建議,便是自己這全然依靠胡人才能上位之輩,聽過後也是毛骨悚然!!
強行遷徙河北百姓一路北上出塞是什麼後果難以想象,但沿途百姓暴亂,餓死道中,經過長途跋涉後還能有多少活人更是讓人不忍去想。便是留在河北,誠然也有許多百姓因為食不果腹而麵臨死亡,但有漢人隨後接手,終究是有活命機會的。
為了不留下人力給漢人,為了人口遷徙銳減後的些許所得,如此殘暴的行徑,便是當年的董卓怕也是難與之比肩!畢竟洛陽不過一地,可河北百姓何止洛陽能夠相提並論的?!身為世家大族,而且是漢人中的高門大閥,能提出如此冷血無情的策略,可見何氏一族是鐵了心的跟著胡人。
想到這裏,王尼哽咽一聲道:“陛下提倡愛民之政,此策雖有其利,未必為陛下所準,太子殿下何不與陛下商議後再做打算?”
發自內心不想發生人間慘劇,可王尼也知道自己的力量是無法控製局勢的。別說幹預眼前的太子,就是朝堂上何家若振臂一呼,攝於胡人的淫威,怕是沒有多少人敢提出反對。若是真正的為了百姓,早已在胡人入侵之時便殉國了,誰會延續家族生命至今?
民族氣節已經舍掉,比起家族的延續與生存,眼前這種禍不及自身的慘劇,吞著眼淚,違背良心也是有人附和的。
每一個朝代都提倡忠君愛國,這是美好的願景,也是不切實際的表象。忠君愛國之下,多少人不過是口上應和,心中卻是為自己著想。真正忠君愛國之士,提出來的堅毅或是方針也不可能是完全正確,或是合乎時宜的,加上心懷各種心思之輩,這朝廷能夠運轉個幾百年已經是奇跡。
諸如魏國,吳國,自命正統,甚至中原百姓已然有了魏國乃是正統之認識,可到頭來不過幾十年就消弭於塵埃之中。更不用說晉朝這種曇花一現的短命王朝了,甚至根本無法用王朝來描述的政權。
換而言之,將人們的各種美好想法彙聚成為一個上限,也得不到最美好的結果——除非真正有人認為所謂的忠臣誌士所做的事情一定是對的——若是能夠認識到這個現實,想必在麵臨一些選擇時,總會有所幫助的。
王尼深知此理,自己忠於胡人,乃是因為在漢人的魏晉政權下根本沒有自己上位的空間,隻能夠在縣城做個小吏,還要低頭做人才可以。明明自己有治理國家的才華,立身朝廷的能力,若是隻能做到這個程度,無論如何是不會甘心的。
若是沒有胡人,自己不可能施展自己的才能,但這不代表自己所做的,胡人就一定支持。何遵不是自己能夠比擬的對手,太子殿下同樣從來不會聽人勸誡,秉持忠義也好,良心也罷,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濟於事的,於事無補不說,反而賠上了前程性命。
想來想去,也隻有把事情推給陛下了。
劉和手托下巴摸了摸道:“父皇愛民如子,然事關重大,此事倒不過可拖延。卿以為何人可擔此重任?”
王尼拱手道:“如殿下所言事關重大,臣雖有心,卻非發起之人,若有疏漏,無以挽回。何遵大人既是首倡,不若使其前往。”
“善!”劉和雙手一拍,此事便定下了。
消息傳到何府之中,何遵謝過使者,便開始張羅著前往黎陽。黎陽乃是前沿所在,雖說漢軍的反攻被胡人死死的擋在,但也不可以無視安全。朝廷差遣漢人將領蔣通率領千五步卒負責掩護保護何遵一行。
“殿下對於我何家看來已經放鬆警惕,兄長此行仍不可輕忽大意啊。”何邵在得知外圍的監視減弱了許多後,悄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