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官員被徹查到底,帖目丹保亂境一事,也清查到底。
煌言看著官員遞交上來的陣亡名單,心中升起一陣陣悲痛,名單中不乏是自己的叔輩和好友。
“毓秀,將宋國公遺體交還與宋王吧,讓鴻臚寺卿親手操辦,以親王禮製操辦,並命禮部尚書擬定章程,輟朝七日,以勸告各位將士在天之靈。”煌言看著天花板上繁華的裝飾,感到一陣寂寥。
“王爺,那各軍士撫恤一事以及被毀村莊,縣鄉如何處置。”毓秀聽言,又提出了新的疑問。
“被毀村莊若有遺留,便使鄉裏之間相互接納,在原有基礎上若能翻修,便翻修,若不能,編入其餘村落,並免除五年徭役與稅收。”煌言轉頭看向毓秀。“軍士撫恤均以百戶級別發放,其餘官員均提高一級發放。”
庶日
煌言在百官的擁簇下來到了慶國公府,正門上懸掛的挽聯,寫滿了對宋智堯的尊崇與褒揚。
“秦親王到。”煌言的侍衛喊道。
“臣等參見秦王。”以宋智堯之長子宋運舟為首的眾人見狀,跪地喊道。
“請起吧,我是來吊唁嶽丈的,不用如此客套。”煌言聽言徑直走向靈堂。
眾人聽言,心中升起一陣悲傷。
“運舟,家裏一切都還安好吧。”看著跪在宋智堯牌位邊的宋運舟,關切的問道。
“王爺,家裏一切安好,隻是家慈因悲傷過度,有血虛之象,幾位姐姐也有些虛弱。”宋運舟抽噎道。
“讓她們幾個好好休息吧,你也別太傷心,令尊是為武朝犧牲,武朝不會埋沒了國公的功業的。”煌言拍了拍宋運舟的肩膀,又轉身向宋智堯的牌位行禮。
禮畢
“運舟,待令尊的喪期過後,你替令尊回朝吧。”秦王也跪倒在宋運舟身側。
“王爺,按祖製,臣下需服喪三年,斬衰三年,這不符祖製啊!”宋運舟趕忙將頭伏在地上。
“現在正值我朝空虛之時,前兩日羽化衛大查貪墨,並將罪首處斬,朝廷中現在擠不出人手了,今年的恩科因帖目丹保一事沒有開展,再開恩科也得明年年初了,你自幼擅長詩賦禮頌,對朝堂有獨到見解,本意待國公致仕後再加啟用,不料…”煌言看著宋運舟一臉的無奈。
“王爺,那容我與家慈商討。”宋運舟有了一絲動搖。
“不必了,奪情的詔令我已命令紫祝閣去擬了,待國公殯後,就差人送來。”煌言一口回絕。
“那臣叩謝王爺。”宋運舟又將頭扣在地上,心中十分不是滋味。
“福祿聽言,本王念慶國公隨太祖多年征戰,立下赫赫戰功,後與滄定縣怒遏數萬夷軍,浴血奮戰,特追封慶國公為慶王,立慶王之子運舟為慶王世子,待慶王殯後,嗣慶王位!”煌言起身喊道。
“臣代替家父叩謝皇恩。”宋運舟聽言深感觸動。
突然
“誰要你那狗屁的王位!你還我父親!”一聲嗔怒從內院傳來。
“何人在此放肆!”福祿一下子拔出手中的佩劍。
“誒誒,把劍收起來,此乃王妃之語。”煌言聽言感到十分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