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速派兵,駐守城門。”魁梧男子見天際邊烏壓壓的人影,急忙喊道。“著人加急送信,稟報天子!”

“是!”一士兵應道,便借助驛馬趕忙向帝京駛去。

與此同時,繼位大典中秦王布置的守衛輔京的先頭部隊,已經抵達了滄定縣。

“國丈爺,末將奉秦王殿下之命,率五千人前來鞏衛輔京。”領軍將領衝著魁梧男子說道。

此魁梧男子正是先文所提到的三女嫁煌家三子,太皇太後侄,受封慶國公的國丈爺宋智堯。

“張千源,你來的正好,西北方向,冒出大批夷人,你我二人速速布置防禦,齊力禦敵。”慶國公宋智堯看著麵前將領,一番催促。

“國丈爺,您先回府邸吧,保衛家國之事就交給我們年輕人來做吧。”張千源看著麵前焦急地慶國公勸慰道。

“什麼話?什麼話?我好歹也是軍旅出身,更作為武朝勳貴,豈能貪圖安逸。”慶國公駁斥道。“我不過五十有餘,前元有王健七十歲縱馬殺敵,建國初更有陸國公白發拂甲,人亦可,我亦可!”

“哈哈,國公真是不輸當年啊,如此,你我叔侄二人,就征戰一番。”張千源聽言,敬佩道。

“甚好,速速布防!”宋智堯吩咐道。

“得嘞,我去了。”張千源回道,隨即開始對帶領的士兵進行排布。

靖夷軍中

“和碩王,軍中糧草不足啊。”一白衣幕僚衝著領頭的和碩王帖目丹保說道。“我們要考慮後事了。”

“哈哈,劉先生,你們武朝人怎麼這麼迂腐,看來你們還是不知道我們靖夷人怎麼打仗的!”帖目丹保聽言笑道。

“五萬人馬的糧草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打仗講究一個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我們萬裏急行,將士疲憊不堪。”劉姓幕僚擔憂道。

“劉先生可聞以戰養戰?”帖目丹保問道。

“奴在兵書上曾見過,利用戰爭中獲取來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繼續進行戰爭。”劉姓幕僚答道。“不知我們五萬大軍如何供養,武朝城池堅固,短期內攻下可不太容易。”

“你看,那是什麼。”帖目丹保指向不遠處炊煙升起的村莊。

“啊!王爺莫不想,搜刮民戶之力,供養軍隊!”劉姓幕僚大驚道。“陛下在行軍前就囑咐過不可侵擾民戶!”

“哈哈,無妨,事後我自會稟報,接下來我領一萬五千軍士,去那幾個村莊和集鎮看看,你陪同我前去,讓你看看我們靖夷人的作戰之法!”帖目丹保笑道。“均格,你領著兵馬,去滄定縣前駐紮,我去去就回!”

“得令!”夷裝打扮的男子回道,說著,向中軍走去。

“那我們走吧。”說著,帖目丹保猛馳馬匹,率領著親信部隊向村莊衝去。

“造孽啊!”幕僚長歎,隨後又不得不跟隨上去。

遠處的村莊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