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可疑的遺書(1 / 3)

大家齊刷刷的望向吉婭,包隊抬抬手讓她繼續說。

“我奇怪的是他遺書的寫法。”吉婭晃了晃證物袋裏的遺書。

“從心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自殺行為常常發生在兩種心理狀態下。第一種是絕望,絕望心理狀態下引發的自殺,需要一個長期壓抑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死者的內心會不斷地崩潰再重建,因此,這種心理狀態下的自殺者都會在遺書上把後事交代的明明白白再從容赴死,案子中這封遺書沒什麼實質內容,甚至可以說是潦草,並不符合‘絕望型自殺’的情況。”

“第二種是恐懼。恐懼心理狀態下引發的自殺,一般都是由突發因素引起的,比如受到驚嚇或者被威脅,這種情況下的死者留下的遺書都會比較短,甚至留不下遺書。剛才劉教導說過,根據第一目擊者和死者家屬交代,死者死亡前一晚還和往常一樣去單位值夜班,情緒上並沒太大的起伏;結合李警官的現場勘察記錄,現場也沒有任何的打鬥痕跡,門鎖在內側鎖死,也就說當時室內沒有‘令死者恐懼到自殺’的事情或人,何況死者選擇的是‘縊死’這種需要自行搭建自殺場景的死法,更應該有大把的時間和耐心寫遺書。我認為,這個案子應該從他殺的角度去入手。”

要說這專業的就是不一樣,吉婭這一番理論分析直接給我鎮住了,就連包隊聽完也讚許的點了點頭。

“我不完全同意吉婭法醫剛才的說法。”說話的是大李子,“首先我承認心理學在案件偵破上的應用是有先例的,但說實話,破案時能起到的作用很小,案子往哪個方向調查,最後還是要有可靠的人證物證去做引導。”

大李子是警隊裏的學術派,平時辦事就主打一個嚴肅嚴謹。

“李哥,我覺得你多少有點死板了,雖然吉婭不是專門幹刑偵的,但人家也僅僅是推理一下,整這麼嚴肅幹啥。”三毛子撇撇嘴。

“我個人認為,分析案情的時候,盡量不要有‘從哪個角度’入手的心理,不然就算真的有什麼跟自己初衷相違背的客觀證據,自己也會下意識的否定的。”大李子聳聳肩,“我就這麼一說,還是希望年輕人養成辦案的好習慣。”

吉婭謙虛的點了點頭。

“包隊!我也有想說的。”我也不知道我怎麼就站起來了。

“來,盡管展示!”包隊顯得很感興趣,把腳都從茶幾上拿下來了。

我一個第二天上班的菜鳥刑警,還是野路子出身,要是擱平時,這種人命關天的案子讓我分析我都不敢張嘴。

不過這個案子我從吉婭講話前就覺得哪裏別扭了,隻是說不出來,結果剛才吉婭這麼一通分析,我一下抓住了那個讓我別扭的點。

我大概組織了一下語言,聲音顫抖的說道:“我從小和小喇叭一起長大,我比較了解他,如果我們假設他的遺書裏麵說的‘她’是瘋女人,按照他的性格,他不可能因為這個瘋女人死了就羞愧的自殺了。”

“繼續說。”老劉點點頭,語氣中帶著鼓勵。

“嗯...他親口跟我說過,他照顧瘋女人的時候,都是連打帶罵的,有時飯都不給她吃,瘋女人死了以後,他也沒有表現過一絲的歉意,甚至還有些幸災樂禍。所以遺書中的那句‘希望她能原諒我’根本不像是他能說出來的話,別的...就沒了。”

我也不知道自己說的對不對,環顧了一下四周,看大家沒什麼反應,隻好屏住呼吸坐下了,屁股都隻敢沾個凳子邊兒。

吉婭在對麵打量起我來,好像第一次見我一樣。

老劉和包隊對了一下眼神,轉過頭,溫和的對我說道:“朝克圖,說的不錯,作為一個沒受過刑偵培訓的人,你的嗅覺很敏銳,看來我們刑警隊又多了個潛力股啊。”

聽到老劉誇我,我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屁股往凳子上又挪了挪。

“吉婭和朝克圖的分析雖然大部分是建立在假設上的,但邏輯和方向是正確的。年輕人的思維比較活躍,正是我們隊裏所需要的東西。這點值得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