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日,整個食肆都彌漫著喜悅的氣氛,為了慶賀顧珩和楊暉中舉,曲白笙在得到周文秀的點頭後,更是以二老板的名義很是做了幾天優惠活動,食肆的生意空前火爆,其中不乏慕名而來的書生們,爭著搶著哪怕隻能坐在大堂也是願意的。

顧珩與漆硯一行人也總算在九月初八回到了闊別一月有餘的鹿棲縣,接著夫夫二人便是馬不停蹄的連軸轉了數日,因為楊家、柳家、崔家在那日官差報喜後,家中老人們便決定好了要辦宴席,還不約而同的把宴請之日訂在前後相鄰的日子。

顧珩本來是不想辦什麼宴席的,隻準備回村拜祭一下雙方父母,但奈何村裏人知曉了他中舉,且還是頭名解元。

頭發花白的裏正讓自家兒子架著牛車,將他載到了縣裏,老爺子顫顫巍巍的被林吉叔扶著走進食肆,堅持不懈的非要說服顧珩回去。

“顧小子,這事兒就這麼定下,你和硯哥兒也不需要操什麼心,屆時你們隻需回來村裏就是了。”

老爺子倔得跟頭牛似的,說來城裏前,他已經安排村裏人著手準備了,每家每戶不僅已經湊了食材,還盼望著主動出人張羅顧珩中舉的流水席。

此舉除了慶賀他中舉,還想要感謝他們一家子,同時提前慶祝今年村裏紅薯、土豆還有辣椒的豐收,趁機一起熱鬧熱鬧。

顧珩十分無奈,隻好妥協:“既然如此,那小子就恭敬不如從命,隻是要麻煩裏正爺爺您操勞了。”

裏正見他鬆口答應了,頓時喜笑顏開,聲如洪鍾說了一大段:“這有什麼操勞不操勞的,村裏人每家每戶皆是自己願意的,你小子有出息,是咱們村中這些年唯一的舉人老爺,村裏人如今在外麵也是沾光的,能張羅這流水席,老頭子我也高興得很!”

話說漆硯回來後,見自己離開這段時間,食肆被打理得井井有條的,除了曲白笙的幫忙,其他人也功不可沒。

於是借著顧珩中舉的這個機會,給食肆眾人發了月錢和獎金,還給他們補放了重陽節的假,林家兄弟倆急不可耐的先一步回村,喜氣洋洋幫忙著張羅流水席去了。

有間食肆這邊,因著幾家的宴席均想要漆硯做的蛋糕,以及食肆鹵的雞鴨鵝添彩,所以除了楊暉家,就連崔霽和柳翎都厚著臉皮來找漆硯。

幾家如今交好,且如今蛋糕做起來也十分熟練了,漆硯哪有拒絕的道理,況且他們銀子給得還多,用顧珩的話說就是:“他們幾家有錢著呢,不賺白不賺。”

而後夫夫倆相視一笑,不謀而合,總之有錢不賺王八蛋,狠狠地宰就是了。

於是乎,漆硯帶著漆夏和裴安一起在廚房忙活了幾天,又跟著顧珩參加宴席,直到一起參加完縣令大人為他們中舉的幾人主辦的宴席,這才得空安排回村。

村中人今年都種了紅薯和土豆,前些日子有耐不住的村民試著挖了,發現每一株都結了許多果實,忐忑的心全都放下了,憧憬著月底大豐收,村中一片歡聲笑語 。

加之顧珩中了舉的消息傳來,村裏人更是茶餘飯後都要提起顧家,聽到裏正說辦流水席為顧舉人慶祝,便歡欣鼓舞的十分上心。

村中人的閑談便成了攀比誰家出的東西多,出得多的得意洋洋,出得少的後悔不已,趁著晚了偷偷去裏正家,又送上不少東西,直到裏正受不了給狗血淋頭的罵了一頓,眾人這才罷了。

到了村中流水席那日一早,一家人收拾齊整架著馬車回了村,馬車才進村子,村頭眼神好的人老遠見了漆硯一家,便紛紛高聲招呼著左鄰右舍,笑容滿麵的迎了上來。

“舉人老爺回來啦!”

村民烏拉拉一群跟著馬車跑,一直追到裏正家門口,裏正聞聲也連忙從堂屋中出來,被大兒媳攙扶著蹣跚走了出來。

裏正大兒媳麵上帶笑,率先爽朗笑道:“哎呀,文秀,可算是把你們一家人給盼回來啦!”

周文秀如今是舉人老爺的娘親了,因此在縣城時就在漆硯的勸說下,張羅著給全家做了幾身新行頭,今日她穿著一身緞麵的襖裙,繡花紋路無一不精致,頭上還插著兩支鎏金發簪,被漆夏扶著端莊無比的下了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