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能殺死蕭綸的地位與權力的,隻有兩個人——皇帝,和太子。
而現在的皇子,不過還剩下現太子蕭綱、邵陵王蕭綸、湘東王蕭繹和巴陵王蕭紀。蕭綸雖然被複了爵位,但是仍然沒有回到封地,加上他還要行刺父皇,已經失了父皇的心。
也就是說,隻要蕭綱沒有了,他就能順理成章地成為太子,而不必在乎蕭綸這個半廢之人。退一萬步講,即便蕭綸能有機會當上太子,他也隨時能把蕭綸拉下來取而代之。
他一邊心裏充滿著矛盾,覺得蕭綱沒有虧待過他,而他竟然想要陷害蕭綱,這實在過分。另一方麵,對蕭綸的仇恨和厭惡已經蒙蔽了他的雙眼,他自己心中謀求權力的那一麵也漸漸顯現出來。他希望自己能成為皇帝,那些女人,他們不都是因為他的身份才愛上他?如果她們不愛身為皇子的他,那身為皇帝的他呢?他們不就是愛著一個皇帝?即便他是昏君?
最終,邪惡的心戰勝了他的良知,他心中的天平漸漸偏向於陰暗的一麵。對!他要代替蕭綱,他要成為太子!他要成為皇帝!
而要廢掉蕭綱,朱異是必不可少的。
蕭綱和朱異的矛盾,自蕭綱成為太子時就已經存在。
朱異是最受武帝寵信的權臣,作為太監,他的心理也和自己的身體一樣殘破不全。他迫切地渴望著權力,不為錢,不為地位,甚至也不為了享樂。
他就是喜歡高高在上的感覺,看著那些健全人、那些皇親貴胄拜倒在他腳下,渴望著他的襄助。那些時刻讓他無比滿足。
可偏偏,大梁的太子,一個比一個硬骨頭,都不肯恭敬地對他。
蕭統就算了,他背後是丁貴嬪,是整個丁家,權勢滔天。他不過是個閹人,無依無靠,不敢與丁家人對抗。
可是蕭綱,他憑什麼?他不過是個沒有實權的太子,背後沒有母家的支持,他憑什麼看不起他?
朱異便處處與蕭綱作對。中大通三年,蕭綱繼任皇太子,由於朱異的層層阻撓,初入東宮,蕭綱就十分憤懣不平,他在和蕭繹往來時透露過心中的壓抑與鬱悶。
朱異因為嫉恨自蕭綱小時就隨侍的徐摛受武帝賞識,馬上將徐摛排擠出京城。之後,蕭綱親信的侍臣韋粲又被朱異排擠外放。
奸臣擅權,對於經曆過邊鎮辛苦的蕭綱來說,令他十分看不慣。他作書給新安太守任上的徐摛,感歎自身雖居監撫之任,卻不能去朝之奸臣。
文曰:“山濤有雲,東宮養德而已。但今與古殊,時有監撫之務。竟不能黜邪進善,少助國章,獻可替不,仰裨聖政,以此慚遑,無忘夕惕。驅馳五嶺,在戎十年,險阻艱難,備更之矣。觀夫全軀具臣,刀筆小吏,未嚐識山川之形勢、介胄之勤勞、細民之疾苦、風俗之嗜好,高閣之間可來,高門之地徒重。玉饌羅前,黃金在握,浞訾栗斯,容與自熹。亦複言軒羲以來,一人而已。使人見此,良足長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