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天寶十三年,天長節,聖上,萬歲,極樂之宴。
盛世大唐,名副其實的盛世。
誰都知道,在華麗的豔服下麵,可能是已經發紅發爛的皮膚,可是又有誰在乎呢?
在盛世裏麵,隻要歌唱,隻要跳舞,隻要極盡享樂,就好。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來吧,盡情享樂,君主與臣子一起,聖上與百姓同樂,這快樂就像是一條吐著紅信的蛇,在大街小巷飛快地遊走,蔓延,裹挾了每一個人。
在快樂的海洋中,沉淪吧。
而今晚,這無盡的快樂都將成為孟音的背景音樂,而孟音,將成為唯一的鳴響。
這是孟音唯一的機會。
哦不對,她早已不叫孟音,叫柳眠。
教坊為皇上的賀宴特地編寫了一支曲子《萬朝賀》,雖然是舞曲,但其中最重要的樂章是由琵琶獨奏,獨奏結束,這位演奏者將拿出事先藏好的壽桃,向皇上進獻。因此,這位琵琶演奏者將受到萬眾矚目。
長安城裏凡是彈琵琶能排得上名號的,無人不在爭奪這個機會。
但這個機會,最終落在了柳眠手裏。
柳眠是誰?技藝能比得過琵琶四絕?
班門弄斧,不知天高地厚!
多少人不服,多少人等著看笑話。
但柳眠,毫不在乎。或者說,他們根本不值得她在乎。
這是唯一一個能在皇上麵前露臉的機會,為了這次機會,柳眠已經準備了很久很久。
不是為了榮譽,更不是為了榮華,而是,為了埋藏在她心底最深處的那一個傷痛,那個無人所知又無法描述的傷口,從未結痂的傷口……
柳眠抱著琵琶站在台後,半舊不新的琵琶,和她同生共息的琵琶。柳眠一身紅裙,裙裾在風中飄揚。柳眠的容貌算不上傾國傾城,但麵目清秀,身形窈窕,看似弱柳扶風,眉眼間卻自有一股堅毅與深沉,讓人想靠近卻又不敢靠近,想遠離卻又被強烈的好奇所抓住,忍不住想要直探這個女孩的心底,挖出她全部的秘密。
對,有故事,才會讓人著迷。
柳眠當然知道自己的這一種魅力,她很聰明。她佇立著,聆聽著音樂的節奏,在音樂聲中緩緩地走上了台。
柳眠的名字根本就不在長安琵琶高手的名錄裏,誰也不知道她的名字,誰也沒有聽過她的曲子。在深宅裏日日夜夜的練習,手指上深厚的繭子,為的就是這一天。
一鳴驚人。
柳眠如橫空出世的琵琶仙女一般,降臨在唐朝的大地上,降臨在唐玄宗的麵前,讓長安所有懂音律的人都為之一震。
整個長安的時間,在此時此刻,都因為柳眠而停止了流動。
柳眠沉浸在彈奏中,和琵琶,天人合一。
輕攏慢撚抹複挑。
如聽仙樂耳暫明。
在白居易還未遇見那個潯陽琵琶女的時候,柳眠早已彈奏出了足以讓整個唐朝沉醉的琵琶曲。
她不需要整個唐朝沉醉,她隻需要讓當今聖上沉醉。
大唐最善音律者,莫如玄宗。
是的,唐玄宗,李隆基。與楊貴妃比翼雙飛、連理相生的唐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