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國花朝節,各國使者前往慶賀,舉國上下,其樂融融,一片繁華。”
“宴會之上,盛國七皇子盛憬琛提出和親,求娶長公主夏柔嘉。盛國兵力強盛,少年皇帝夏明赫不敢當場拒絕,為了緩和當下氣氛,隻能笑著提出次日再議 。”
“朝堂之上,以太尉殷常和禦史裴亦為首,眾臣皆奏,逼迫少年皇帝答應盛國七皇子的和親提議,避免再生戰火。”
“少年皇帝左右為難之時,長公主夏柔嘉出現在朝堂之上,她一臉不屑,諷刺群臣一幫廢物,最後為了讓少年皇帝不在左右為難,得群臣之心,順天下之民意,夏柔嘉答應和親。”
“花朝節結束,少年將軍季雲時大戰凱旋歸來,得知長公主夏柔嘉即將前往盛國和親,極力上奏,不惜與眾臣為敵,想在這風潮雲湧的朝堂護她周全,改變她和親的命運。”
“花朝節第六日,舉國同喜,張燈結彩,少年皇帝大赦天下,恭送長公主夏柔嘉出嫁。”
“少年將軍季雲時向皇帝請旨,護送長公主夏柔嘉和親盛國,直至兩國邊界。”
“景和元年,夏國兵敗,國破。倍受盛國百姓擁戴的常勝將軍季雲時以一敵千,敵不寡眾,不願投降,慘死戰場。”
“盛國大捷,連連勝仗,一統天下,七皇子盛憬琛被封為太子。”
“夏國皇帝夏明赫在逃跑途中,被捕,下獄。”
“彼時,身為太子妃的夏柔嘉趁傍晚太子盛憬琛出宮軍營,排兵布陣時,假傳太子手諭,提審夏明赫,暗地裏派人接走了夏明赫,一路向北逃去,她則留下拖延時間。”
“次日清晨,宮裏傳來密信,夏明赫越獄逃跑途中,負隅頑抗,死於亂箭之下,一切都在太子盛憬琛預料之中。”
“太子妃夏柔嘉並未得知夏明赫死於箭下的消息,以為夏明赫成功逃脫。而太子盛憬琛亦未因主動提及此事,獨自擔下了看管罪犯不力之責,被盛帝責罰。”
“坊間皆傳,太子愛慘了夏國的長公主夏柔嘉,不惜一切。”
“景和四年春,疆土之內海晏河清,盛京城內無不繁華,年輕的帝王登基,封號憬帝,冊封太子妃夏柔嘉為後,執掌六宮,母儀天下。”
“封後當天,夏柔嘉自刎於深宮,帝王波瀾不驚,仿佛在預料之中,下令封鎖消息,傳皇後病逝,封號毓安,葬於皇陵,從此宮內無人再敢提及夏柔嘉。”
“坊間傳聞帝王一夜白頭,後位至此空懸,無臣敢諫言。”
葉安禾在腦子裏回憶了一遍,合上了書。
“希希,這個小說你看完了嗎?”葉安禾拿起書的封麵朝語希晃了晃。
語希瞥了一眼,“我前兩天就看完了,咋啦?”
“你說夏柔嘉為什麼自刎?”葉安禾偏頭看向正在一旁躺著敷麵膜,玩手機的閨蜜兼舍友的語希。
“估計是有人告訴了她夏明赫的死訊。夏柔嘉那麼瘋批,又是個扶弟魔,隻要夏明赫說啥她都信,憬帝殺了季雲時,又滅了她的國家,夏柔嘉怎麼可能會心甘情願呆在他身邊,死的時候沒嘎憬帝,帶走他就已經不錯了。”
“更別說她辛辛苦苦救出來的夏明赫早就死在那天晚上逃跑的途中。”語希說完,翻了個身看向葉安禾,接著說道。
“不過你說憬帝為什麼會給夏柔嘉後位?夏柔嘉肯定恨他入骨,怎麼可能還坐得了六宮之主的位子,哪個帝王會這麼蠢,把最危險的人放在身邊。隨時都可能刺自己一刀,而且還是致命的那種。”
葉安禾聽完語希說的話,若有所思。
“也許憬帝真的愛她?”
語希看向葉安禾,搖搖頭,“我覺得憬帝不愛夏柔嘉,而夏柔嘉對憬帝也沒有感情,政治聯姻,看似平靜,實則背地裏紅刀子進白刀子出。”說完朝脖子上比了個割喉的手勢。
“那這結局也太慘了。”葉安禾撇了撇嘴,她向來不喜歡悲劇,她接的漫畫合作都是he大結局。
書中作者給夏柔嘉的設定是心狠手辣,權侵朝野,一心護弟的夏國長公主。
母親是太尉長女,容貌傾城,才學了得,蕙質蘭心,對人對物極為和善,入宮之後便一直得聖寵,封後,執掌六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