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競爭對手攻擊你的市場時,你將怎樣立於不敗之地?當市場瞬息萬變時,你將如何製訂戰略計劃?如何全局著眼,局部構思?其實,這些問題是每一個企業務必想到的內容,那麼,帶著這些疑惑讓我們進入爆米花味道的競爭世界中。
1.什麼是競爭?
競爭無處不在,競爭在本質上就是優勝劣汰。強者得以保存和發展,弱者遭遇淘汰和滅亡,這就是競爭的本質和普遍規律。競爭這種優勝劣汰的根本屬性決定了它既是一種激勵機製,又是一種淘汰機製。作為淘汰機製,它使得失敗者喪失競爭目標,需要得不到滿足。正是由於競爭的這種獲勝獎賞的刺激和失敗淘汰的壓力,社會成員才被迫不斷進取、奮力向前、超越他人,最終融彙成社會進步的巨大洪流。
動植物之間的競爭
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之間都存在著競爭現象,彼此通過競爭實現各自的生存法則。讓我們從下麵的描述中來感受一下什麼是競爭吧。
你聽說過絞殺現象嗎?這是植物界中存在的一種最殘酷的生存競爭現象。絞殺植物介於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之間。它們是熱帶雨林植物爭奪陽光、空間和礦物營養的殘酷鬥爭達到頂峰的產物。絞殺植物最初隻是像附生植物一樣附著在樹木的枝幹上,而後一方麵又像藤本植物一樣向上攀登與樹木爭奪陽光,最後又長出氣根紮入土壤與樹木爭奪礦物營養,同時氣根形成網狀包圍住樹幹並逐漸愈合成絞殺植物自己的樹幹,由此形成的結果是,原來的樹木得不到陽光和礦物營養而死去,絞殺植物則形成了一株新的大樹而生存下來。
動物之間的競爭也同樣激烈,它們往往為了爭奪食物、空間、配偶或其他需要而大動幹戈,其中表現最明顯的就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間的較量。豹子的主要食物之一是羚羊。身強體壯、善於奔跑的豹子,擁有更多的捕食機會,食物自然豐富;而體力差、奔跑慢的豹子則常常因得不到食物而挨餓,體力逐漸下降,甚至餓死。類似道理,反應靈敏又善於奔跑的羚羊,被捕食的機會相對較少,生存下來的希望就大;而體弱多病又疲於奔跑的羚羊,自然難逃死亡的命運,成為豹子的食物。這樣,留下來的都是身強力壯的,這叫“適者生存”。
動植物之間在種內競爭和種間競爭的過程中,適應能力強的被保存下來,適應能力差的則被大自然所淘汰。然而,相對於動植物之間的競爭來說,人類的競爭則更複雜,它涉及到人與人之間的競爭、企業之間的競爭以及國與國之間的競爭等等。
複雜而又微妙的人類競爭關係
有人認為,是物質的稀缺導致了人與人之間的競爭。乍一看,好像挺有道理,但仔細一想卻又覺得不是那麼回事了。在挨餓的情況下,食物是稀缺的,但母親總會把食物留給自己的孩子;一家人一起坐公共汽車的時候,雖然座位有限,但從來不會在一家人之間出現爭搶座位的情況;當大家都去競爭某個職位時,沒有人會因為是認識對方而退出的,往往是因為自己的能力不如對手而放棄或者失敗的。因此,競爭在人類之中所體現的是一種很微妙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