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選林鏡選到當示範的人了。

林鏡的動作很大方,仿佛已經會玩這個遊戲了。他很自然的給我們每個人都發了4張牌,隨後看向老師說道:

“接下來的每一場都將由我來發牌,可不可以?”

隨後,他小聲嘀咕了幾句,老師的表情逐漸從猶豫變得自然。隨後麵帶微笑的說著:

“好的。”

林鏡也笑了,盯著我們幾個同學看,隨後說道:

“你們快打開看看自己的牌吧。”

我連忙看了一眼我的牌,沒有大王小王,四張牌分別是“A”,“3”,“7”,“9”。

照這麼算,我大概率是第四或者第三,保險起見,我還是說我是第3名比較好,畢竟有可能其中一個人會抽到小王。

我瞄了一眼其他同學,林鏡看完自己的牌後,雙手托腮,第二位同學眼神迷茫,不停的張望旁邊的同學。第三位同學看完自己的牌後,眼神露出止不住的欣喜,他連忙把自己的牌蓋住,隨後自信滿滿的詢問老師是否可以直接開始猜測自己的排名。

在得到默許的回答後,他大聲的說道:

“我猜測自己是第一。”隨後看向林鏡,比了個眼神。

林鏡在看到他的眼神後,也迅速做出了自己的判斷

“我猜測自己是第四。”

在聽到林鏡如此肯定的話語後,我可以大概知道他可能有小王了。但保險起見,我還得等那位同學做出自己的判斷後,我才能下結論。

“我猜測自己是第三。”那位同學膽怯的說著。隨後眼神不停的看向林鏡。

“我猜測自己也是第三。”我連忙說著。隨後亮出了自己的“A”。

全場嘩然。他們肯定在想怎麼會有兩個人猜測自己是第三呢。他們滿臉鄙夷的盯著我看。但是當他們看到我亮出的“A”時,眼神瞬間看向第一個說自己是第三的那位同學,露出懷疑的表情。

那位同學似乎是被盯怕了,連忙亮出一張“3”。但是,3比1還是大了不少,這樣子看來,我最小的牌比他小,但是我牌的總和不一定比他小。因為我有一張“9”。

當我還在不停的思索著所有情況時,林鏡則翻出了一張“2”,隨後指著我說:

“我要跟你換一張牌。”我蒙了,但是當我看到林鏡不斷向我示意的眼神後,我裝作不經意間向前推動了我的“9”,隨後回複到:

“好的。”

林鏡仿佛看懂我的意思,拿他亮出的“2”和我故意推出的“9”做了互換。

這時,我的牌堆上已經有兩張明牌,都是最小的那兩個。這樣一來,我是第三的那個的概率大大加大了。

接下來,我就得考慮拿我的“7”去換那位同學的“3”了。

可是,那位同學很明顯有些著急,指著我說:

“我要跟你換一張牌。”隨後,拿起自己的“3”,要和我明牌的“A”進行互換。

我先是一愣,隨即變得驚恐。連忙護住自己的“A”,並向老師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