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匪軍入村劫糧,成義槍口逃(1 / 1)

公元1949年6月,不可一世的馬家軍在解放軍的阻擊下,兵敗古城鹹陽,遂回撤蘭州,由於損失慘重,軍中乏食,故而一路劫掠鄉民,正途經大牛莊,遂搶糧為食,逮雞攆狗,拘役鄉民為其烹調,抬屍扶傷。村民被逼無奈,隻能任其欺辱,此時牛成義年不過11歲,其父恐抬屍後被抓,裝成瘸子於灶台燒水作飯應付一下,看著哀兵遍地,號泣不絕之聲,甚為驚恐,其中一個兵半邊臉沒了,大聲號哭說,恐再也見不到媽媽了!少年牛成義到村外一看,馬家軍不愧叫馬家軍,青紅白黑軍馬一大堆,軍號一響,各成一隊,嚴然有序。回到村中一看,早己將搶來村民的雞煮於鍋中,時有一國民黨軍官於院落中,看見牛成義,掏出佩槍指向其比劃,嚇的牛一成義不敢稍有動作,見其這樣,便申手招呼牛成義過來,囗中叫著小孩過來過來,待來到軍官前又當麵比劃,見其無有其他反應後,從煮肉鍋中取出一小塊雞肉讓牛成義吃,待牛成義吃完沒事,眾人大吃起來才放其走,事後牛成義向父親報怨肉半生不熟,沒有全熟。其父卻驚出一身汗,少年牛成義卻不在意。大概無知者無畏吧。五六天後,大軍全部撤走,村中才安然下來。牛成義講這是自己人生中最危險之事。牛成義的父親叫牛宗信,是個讀書人,因教過村中私塾,在民國這個文盲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年代,算是村中文化人,村民尊稱牛先生。而且牛先生信奉基督教,在禮拜中引領唱詩班,家中藏書量巨大,牛先生有一叔伯兄弟看到牛先生信教很是羨慕 ,也想入教,混出名聲,但逢解放廣義爭後期,洋人逃離中國,無法受洗禮,反動會道門一貫道趁社會動蕩之際趁機擴大勢力,招收門徒封官許願,不明真相的牛宗道便一頭紮了進去,由於年輕能說會道,被封為點傳師,一時風光無限。牛家祖上原來田產頗豐,牛宗信讀書人出身,不善耕作,非賣即佃,信教後更是無心操持家務,全憑夫人王氏打理。及至全國解放前夕,家中隻有薄田數畝由妻兒打理,僅能勉強養活一家人。由於牛宗信不種田,信教入了迷,王氏甚煩其人但又不能不和其生活,概因王氏是二婚嫁人,先夫牛宗順早年病逝留下一對兒女,即牛成西和牛青青,自己改嫁給了先夫的親兄弟牛宗信,生有牛成義和牛芹芹,王氏身材高大,相貌堂堂,性格好強鬥勝,家教甚嚴。一眾妯娌中無人能及,由於對幼子愛護,牛成義從小進學,牛成西則在家中放羊種地。兩姐妹也未進學堂讀過書。王氏幼年亦苦難,其母先嫁王姓有王氏,後隨改嫁楊姓生有兩兄弟。由於王姓本家隻有叔伯侄兄,故而王姓娘家不大走動。牛成義少年記憶隻有楊姓兩個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