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還是道歉,我以一種逃避的姿態結束了這段故事,對不起大家了。
寫這個的初衷,是因為看了李一冰的《蘇東坡新傳》,後來查了下資料,有一段十分打動我。
南宋王明清的《揮麈錄》:蘇過字叔黨,東坡先生季子(幼子)也。翰墨文章,能世其家。士大夫以小坡目之。靖康中,得倅真定,赴官次(途中停留),河北道遇綠林。脅使相從。叔黨曰:“若曹知世有蘇內翰(翰林)乎?吾即其子,肯隨爾輩求活草間耶?”通夕痛飲。翌日視之,卒矣。惜乎世不知其此節也。
我因此才萌生了以他為主角嚐試寫穿越小說的想法。
很多讀者說我選錯了平台,我平常其實是看實體書的,但為此專門了解過(可能不太全麵),是專門選的這裏。
因為人多,而且免費。
我知道自己寫得不好,所以就是想分享下。
有喜歡看的人,大家可以一起交流下,不喜歡看的人,劃走就是了。
不過事實證明我想簡單了,網絡上的人,不能用常理來推斷。
說幾個爭議比較大的地方吧:
一、變法是不是有用?
我自己的觀念,是到了哲宗這會,修修補補已經沒用了,或許仁宗朝時確實可以,但經曆了新舊黨折騰後的大宋,已經拉不回來了。
我沒有說變法都是好的,條例的問題、人的問題,在文中其實都說了。
這是小說,我提供的是一種可能性,而不是真理。
二、道德問題。
關於司馬光,現在遭到了很多鄙視,很多人認為他就是報私仇,道德不行,但我認為這事得分兩方麵來看。
以舊的道德標準來看,司馬光確實就是道德模範,你可以說他政治白癡,但他當得起君子二字。
文中也寫了,向西夏割地求和的事,蘇轍等人比他還激進。
新法確實存在問題,他要廢除可以理解,但全盤廢除那是他頑固、心有執念,並不是為了報仇。
用後世的眼光甚至現代的眼光去評價一個古人,尤其是在一些舉措方麵,是不太合適的。
王安石也差不多,拗相公和司馬牛嘛,成對出現才叫冤家。
這兩人都有性格缺陷,但我不認為是道德問題。
至於還有留言說蘇軾拿小妾換馬,這個故事最早出自明朝,經馮夢龍大筆一揮,被很多人知道了。
可馮夢龍還寫了蘇小妹嫁給秦觀呢,曆史考證就沒有蘇小妹這個人,秦觀的妻子是徐文美,《淮海集》裏麵有記載。
還有梁師成,也被說成是蘇軾將自己的小妾送人後所生之子,理由更奇葩,因為蘇家人沒有反駁梁師成的說法。
有懷疑的精神本是好事,但到這個程度,我認為不是懷疑,是惡意。
三、宋史問題。
動不動有人就拿作者肯定沒看過宋史說事,我之前解釋過,書中出現過的人物在《宋史》的傳都看過了,事件時間軸主要參考的《續資治通鑒長編》、《續資治通鑒》和《宋史紀事本末》,其餘像《北宋晚期的政治體製與政治文化》、《拓邊西北,北宋中後期對夏戰爭研究》、《宋代官製辭典》、《宋代科舉資料長編》和一些關於北宋末年熱門政治事件的論文都有查閱過,至於像陳振的《宋史》、虞雲國的《細說宋朝》等等,是之前就讀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