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神聖羅馬帝國
法國的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伏爾泰(1694年——1778年)這樣評價帝國:這個之前被稱為並且現在仍被稱為神聖羅馬帝國的聯合體既不神聖,亦非羅馬,更不是帝國。大文豪這段戲謔式的調侃,雖然對整個神聖羅馬帝國史並不公平,卻一針見血地道出了當時歐洲人對三十年戰爭後果的認知。因為三十年戰爭後,神聖羅馬帝國已經失去北意大利,讓哈布斯堡君主不再是羅馬人的皇帝,北德意誌地區不再被天主教徒掌控,因此不神聖,而失去一半以上的土地也失去了帝國的名譽。神聖羅馬帝國林林總總3百多個諸侯國和1500個騎士領地,到了伏爾泰生活的18世紀,又經曆了波蘭王位爭奪戰爭、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和七年戰爭等內戰,帝國皇帝徒有其名,甚至連德意誌諸侯國的盟主都稱不上。而世人對皇帝的印象,更多地是以奧地利為中心的哈布斯堡君主國的統治者,而非神聖羅馬帝國的最高君主。
17世紀的德意誌哲學家塞嵺爾·普芬道夫將帝國描述成一個“怪物”,他指出,帝國既不是一個“常規王國”,也不是一個共和國。就像英國史學家詹姆斯·布賴斯(1838年——1922年)概括的:神聖羅馬帝國是一種機構,它由一種奇妙的思想體係創建,也代表著這種思想體係,是一種對已逝去榮光的幻想式複興。“思想體係”指的是普世宗教和普世帝國的思想,即“神聖”;“逝去榮光”指的是古羅馬帝國的榮光,即“羅馬”。而俺的感觀就比較直白了,和東方這塊大陸一樣,華夏文明如同希臘羅馬文明一樣太耀眼奪目了,後來者不管誰入主了中原,都稱自己王朝為“中國”,稱自己是“中國皇帝”。中國的曆史學者喜歡把神聖羅馬帝國的曆史形態比作中國的周王朝,周天子以天下共主之名,封建了數百個大大小小的諸侯國,隻是經過幾百年後周天子隻剩下個空名。【封建】本意就是封土建國。你別說想想還真像,周王朝和神聖羅馬帝國都是享國800年的超長待機王朝,都是由血統而封建起來的國家;周王朝有戰國七雄,秦、齊、楚、燕、韓、趙、魏,神聖羅馬有七大選侯國,美因茨、科隆、特裏爾、波希米亞、薩克森堡、普法爾茨、勃蘭登堡,波希米亞就是神聖羅馬的楚國是唯一稱王的,薩克森堡就是神聖羅馬的齊國,普法爾茨是燕國,勃蘭登堡就是神聖羅馬的秦國。但它倆的時空之間相差了1500多年,中間的時間可以擱下兩個神聖羅馬帝國,這個差距也太大了。中國人可沒閑著,公元前221年始皇帝嬴政滅六國建立大一統的秦王朝,不但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還超越曆史地廢除封建製設立郡縣製。直至800年後的隋唐時期開科取士、設置“三省六部”製,開科取士就是現代意義的文官考試製度,“三省”為尚書省、門下省和中書省,分別行使國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職能,“六部”指的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分別是國家行政機關的各部委。此時,歐洲除了地中海一帶都還處在“蠻族”的氏族公社末期。直到18世紀後的大英帝國見識了中國這套超越時代的國家管理體係,直接照搬回去結合他們的議會製度才建立起真正意義的西歐國家管理體係。
倘若你認為神羅從一開始就是這麼弱雞,那就是曆史在開玩笑了。神聖羅馬帝國的前期,和中國周王朝的西周時期一樣,也是個帝國皇帝擁有實際權力尊貴至上的封建帝國,並對外大肆擴張成為歐洲世界的超級霸權;特別是在霍亨施陶芬王朝時期,帝國皇帝的權勢達到了巔峰。神聖羅馬帝國的疆域遼闊,從波羅的海到亞得裏亞海,奧得河到默茨河都是它的國土,像波蘭、法國和丹麥在名義承認它的宗主權。帝國象征著中世紀單一基督教世界的普世理想,它的統治者是唯一一位擁有帝國皇帝頭銜的基督教君主,被視為西方基督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淩駕於其他所有的君主之上。帝國皇帝雖不直接統治大大小小眾多領地,皇帝的權威是通過帝國層層級級的管轄權來實現的,這相應地有著中世紀封建起源;隻有皇帝能夠冊封貴族並處置貴族的領土和財產,他是次級領主的最高領主,而這些領主又束縛在一係列附庸的鏈條中。而此種曆史傳承使後來強如像英國這種號稱“日不落帝國”的君主,也不敢在歐洲稱帝。
神聖羅馬帝國自稱傳承於羅馬帝國的衣缽,可羅馬帝國(西羅馬)的滅亡就是他們的祖先所造成的。曆史上所有大帝國的衰亡基本是一個模式,內部驕奢淫逸對外窮兵黷武,自己的人退化了不會打仗了,就到外麵拉異族雇傭兵幫自己打仗,最後坐大了的異族乘勢奪了雇主的江山。
公元378年,羅馬帝國境內日耳曼人的哥特部族暴亂,在阿德裏安堡戰役中首次團滅前來平叛的羅馬軍團。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在歐洲三大蠻族(日耳曼人、凱爾特人、斯拉夫人)和波斯帝國不斷的襲擾入侵下,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個而子,羅馬帝國分裂成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
什麼日耳曼人、斯拉夫人、雅利安人、拉丁人,中國人一聽這些種族分類就一腦子漿糊,不都是白人嗎?就如同你與歐洲人聊自己的祖先是遼人、金人或是嶺南人一樣。日耳曼人發端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瑞典、挪威)、後南遷進入歐洲大陸,成為最成功的歐洲人種,形成主要的國家有挪威、丹麥、瑞典、冰島、德國、奧地利、瑞士、英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在英語語境裏,“日耳曼”是專指德國人,有一點點貶義的意思。盎格魯——撒克遜人也是日耳曼人古老的分支,他們和日耳曼德意誌人是親堂兄弟。隻不過分家太久了,盎格魯——撒克遜人又建立了英美這兩個近現代史上最偉大的國家,有點看不上歐洲大陸上這幫遠古的親戚了。凱爾特人是生活在法國和德國中部尚武好戰的土著,公元前曾經橫掃整個歐洲大陸和大不列顛島並多次洗劫過希臘和羅馬。不過他們的命運有點悲催很像美洲大陸上的印第安人,遇上了羅馬人和日耳曼人這兩個猛男,現在隻蝸居蘇格蘭和愛爾蘭。如果你見到一位紅頭發的白種人,大概率是凱爾特人的後裔了。斯拉夫人起源於波蘭的中部,信奉東正教東歐國家的主體種族,中國人最為熟悉的是前南斯拉夫和俄羅斯了。
從公元410年開始,西哥特人和汪達爾人(都是日耳曼人的分支)趁帝國內亂,長期入侵劫掠羅馬城。從此,西羅馬進入他們的“五胡亂華”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