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樂育堂語錄序(1 / 2)

黃元吉先生語錄序

《語錄》一書,黃元吉先生於樂育堂傳授心法,原

未敢輕泄之書 也。今胡為而公之於世耶?蓋以運際下元,

人心奸險已極,世道沉淪愈深,不有人焉出而講正本清

源之學,大道之晦不知伊於胡厎。先生自豐城應運而來,

設帳於茲 十有餘載,每於注《醒心經》、《求心經》、

《道德經》之餘,輒與及門講究性命雙修之理、天人一

貫之原,無一不闡發盡致,意欲造就人材,上為往聖承

道統,下 為後學肇心傳,又何憂至道之不明哉?

雖孔孟諸書亦賅性命之學,然隱而不發,讀者無由

會悟也。惟此 《語錄》,理極精深,語卻明顯,步步引

人入勝。修真之士,若得此以為梯航,不難直造上乘,

以遂吾師普度之意。每篇再三告戒,反複叮嚀,足見苦

口婆心。其有 錄諸友之過者,非不諱也,蓋以人同此病,

對勘而當思自新;其有錄諸友之善者,非自誇也,蓋以

人皆可為,返觀而自懷精進。且此《語錄》無所不言,

亦無所不 賅。言命工者,見此而得其關竅;講性學者,見此而知所操存;談因果報應者,見此而知重內輕外,

修德行仁;其有裨於人心風俗,非淺鮮也。但所教弟子

多人,來 學早遲不一,其間請問多同,所答遂不無重複

之語。閱者須會其意,勿拘執其詞,庶有得於身心;若

在筆墨字句間講究,失之遠矣。

或曰:“此書天機畢露,未可輕傳。”豈知剝極必

複,窮極必返, 斯亦氣運之常,無足怪也。況此時不急

講明,將來運轉上元,又誰為聖賢扶道脈乎?予等纂集

《語錄》,非好事也,不得已也。伏冀繼起有人,同闡

三教大道,庶不 負吾師金針盡度之意也。茲值書成,公

諸天下後世,各宜珍重,勿以其易得而忽之也。是為序。

樂育堂弟子等頓首謹序

序一

予笥中舊有《樂育堂語錄節本》,以為尋常勸世文,

初不甚厝意。 有請印流通者,姑許俟異日考訂,猶淡漠

置之也。壬申夏,柳君雲亭自蜀歸,得原本二冊,求予審定者再,亦因叢脞,未汲汲從事。已而至同德堂,見

曲君月川案上 有此書,且告予曰“甚善。”予信手翻閱,

其首卷論陽生之道,甚愜予心。其言曰:“陽生之道,

不外無思無慮而來。即如貞女烈婦,矢誌靡他,一旦偶

遇不良,寧 舍生而取義。又如忠臣烈士,唯義是從,設

有禍起非常,願捐軀以殉難。此真正陽生也。不然,何

以百折不回若是耶?由是推之,舉凡日用常行,一切善

事義舉,做 到恰好至當,不無歡欣鼓舞之情,此皆陽生

之候。又或讀書誦詩,忽然私欲盡去,一靈獨存,此亦

陽生之一端也。又或朋友聚談,相契開懷,忽然陽氣飛

騰,真機勃 發,此亦陽生之一道也。更於琴棋書畫,漁

樵耕讀,果能順其自然,本乎天性,無所求亦無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