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設定\u0026前傳年代表(1 / 2)

【修仙 刀子 高虐 變身】

背景相關設定:(沿用部分西遊記原著與西遊記元雜居神仙世界觀及等級架構)

天地伊始,太上老君,劈開混沌,天地初分。

自天地伊始誕生的一批仙人,稱為古仙。會在故事裏逐漸出出場。

古仙造人,撒於大地。

千萬年後,人族鼎盛,仿古仙吐納之法,逐漸修行成仙,是為新仙。

新仙占據蒼穹,搭天梯,修天庭,造天宮。

幾乎是同一時間,西方佛教崛起,無數高僧佛主東渡傳教,於中原廣建寺廟。發展速度令人瞠目。

至此,無盡的戰火,開始寫滿了人類史書。從未休止。

公元59年,25歲的張陵(求仙路上,自改名為張道陵),天文地理、河洛讖緯之書無不通曉,從其學者千餘人。但常歎息所讀之書無法解決生死問題,於是棄儒改學長生之道。同年自家鄉而出,外訪修行之法。拜師蜀地羌族古巫一族。十餘年,古巫一族‘鬼道’之術大成‘,即攜數名弟子雲遊濟世,驅鬼降魔。期間漢章帝、漢和帝先後征召其為太傅、冀縣侯等職,均辭。

公元90年,遊遍山川靈地的張道陵於雲錦山(傳聞為古仙道場),結廬而居,並築壇煉丹。

公元93年,張道陵外丹術大成,結丹之時,天地變色,龍虎異象出現。

公元94年,時年張道陵60歲,於卦象之中沿天機指引,來到蜀地,入鶴鳴山,創天師道,開派立宗,膝下收有道門七子。天師門駐地,鶴鳴山,後改名蜀山。成凡間修仙之宗。

公元139年,太原大旱,百姓流離失所,無以為生。餓到撕心裂肺之處,草根樹皮盡無,無盡荒原之上,甚至有人易子而食。張道陵攜子恒,於卦爻之中,得一生辰八字,按照卦象一路尋至汾河幹枯之地,張道陵見一繈褓孩子於樹下,嗷嗷大哭,眉宇之間,隱隱道法自成之氣。一旁父母卻是懸於樹枝之上,已然氣絕。不堪饑餓之苦,又不忍傷害幼兒。張道陵大為動容遂將孩童帶回山門撫養。

公元142年,太上老君老子仙臨鶴鳴山,傳授張道陵“正一盟威之道”,囑其掃除妖魔,救護生民。忽見幼年孩童頑皮,嬉笑追逐於講道大殿之上。上前後,凝視孩童許久,隻驚呼得三聲:“嗚呼,嗚呼,嗚呼!”老君輕撫孩童頭頂天門,一道天光直衝雲霄,片刻又隱去不見,隻喚得:“道之玦,不得也,道之缺,萬往之。”萬缺之名,老君所賜。

公元156年,永壽二年(156),張道陵以盟威都功諸品經籙、玉冊、劍印付子衡,與夫人雍氏升仙而去,年一百二十三歲。

公元157年,道門七子,或飛升,或遊曆。門內隻留下排行第五的霒月與第七的萬缺,萬缺於張道陵飛升次年感天機,閉死關,隻留一徒,思弦。蜀山掌門,張道陵之子,張衡,飛升前,傳位於霒月,是為霒月真人。

公元167年末,漢孝桓皇帝劉誌駕崩,漢靈帝劉宏繼位。天下百姓本以為昏君已死,盼明君能為天下帶來平和富庶。卻不料靈帝繼位後,有過之而無不及。公然明碼標價售賣朝廷官職,重稅之下,百姓苦不堪言。瘋狂斂財,卻都入了自己的腰包,大肆修建宮殿,貪圖享樂。

公元154年,鮮卑名將,田舜之子,田宴出生。

公元156年,田舜次女,田小月出生。

公元158年,大漢王朝郎中令,李煥之子李化勻出生。

公元159年,中原道門高手沈炳,叛出大漢,歸順鮮卑,後被鮮卑王尊為國師,修鑄瞭星台。次年,鮮卑王親自布局,令沈炳弟子,天成子駐紮於清風觀,秘密盜取中原修行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