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楔子 待西門桓玄辱國寶 思東山謝安念桓溫(3 / 3)

說罷,謝安看向桓伊,說道。

“叔夏,當年多虧你在陛下麵前進諫,我才能保全至今日。”

“太保大人。”桓伊想說些什麼,卻被謝安攔住。

“桓宣武離世,幼子去年也病故了。桓家的未來就全仰仗你了。”說罷,謝安又看了一眼桓玄,欲言又止。

謝安轉身,又看見了王謐身後的男子,問道。

“稚遠,你身後的壯士是?”

“回謝公,這是我的隨從。原叫劉裕,黔首出身。當年因賭博樗蒲而傾家蕩產。是我見其性孝,又頗雄壯,便收為隨從,改喚寄奴。”

聽王謐介紹自己,劉裕再次朝謝安深施一禮。

謝安隻是眉頭輕皺,沒有還禮,也沒多說。

王謐以為謝安介意劉裕的出身便也沒再多言,輕輕示意劉裕退下。

謝安再次環顧眾人,說道:“感謝各位在此多事之秋還能出郊相迎,謝安銘感五內。”說罷,謝安朝其餘人又是一禮。

“謝公!不可啊!“

“太保大人!言重了。“

禮畢,謝安直起身子,說道。“不過,為了社稷,也為了各位的身家,還是請諸公回去吧。”謝安看了一眼旁邊的羊曇,說道:“有曇兒送我回府足矣。“

“可是——“

眾人還想相勸,隻見謝安朝眾人擺了擺手,態度十分堅決。

眾人也不好多說什麼,紛紛向謝安告辭便也離開了。

等到眾人散盡,牛車旁邊隻有謝安,羊曇和駕車的老漢三人。

羊曇對謝安說道:“舅父,曇兒扶您上車。“

謝安卻搖搖頭,說道:“曇兒,陪我走走吧。“

羊曇明白,謝安是有話要對自己說,便攙扶著舅父,朝建康城走去。

看著漸漸靠近的建康城門,遠遠看見“西州門”三個字,謝安不免發出了一聲感歎。

“唉,終究是回不去了。“

“舅父,您說什麼呢。我們馬上就回府了。“

謝安知道羊曇沒有明白自己的意思,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曇兒,我昨天做了個夢。我夢見自己乘坐著當年桓宣武的車子,走了十六裏地,後來在路中間看見一隻白色的雞才停下來。“

羊曇疑惑的看著謝安,不明其意。

“十六年前,也就是太和四年,那一年,桓宣武枋頭大敗,我回也到朝廷了,升任吏部尚書及中護軍之職。“

“嗯。“聽謝安如此說,羊曇若有所思,說道:”如此說來,也正是那年開始,舅父您入主中樞,輔助先帝,治理聖朝了。“

謝安雙目微閉,停住腳步,輕聲問向羊曇。

“曇兒,在你看來,舅父和桓宣武比起來如何?“

“自然是遠勝宣武丞相的。“羊曇說道:“舅父清淨治國,選賢與能,淝水擇將,大敗苻賊。反觀桓宣武雖數次北伐,但有功無業,甚至一度再使國家陷入混亂。其過也不可謂不大。因此,在孩兒看來,舅父——“

還沒等羊曇說完,謝安就打斷了羊曇,靜靜地站在原地,似是在思考什麼,沉默良久才說道。

“本朝南渡至今,已經過了六十餘年。在這六十餘年中,上麵是皇室更迭,士族爭鬥。下麵是災荒兵變,黎庶饑寒。於上於下,都沒有過過一天太平的日子。中原與祖陵尚淪陷於夷狄之手,倘若東南再有任何一點問題,都會將這個殘破的國家推向萬劫不複。” 謝安似乎有些傷感,接著說道:“縱使如此,桓宣武尚能有那般的文治武功。平心而論,置身其中,我不可能做的比他更好了。“

羊曇也低下了頭,思忖良久,才說道:“如今司馬道子擅權,霍亂國典,眾人都盼著舅父站出來主持朝政,重清玉寰。也隻有舅父再站出來,才能再興東南,以延晉祚。”

聽羊曇這麼說,謝安也不由得再度苦笑一聲。

“曇兒,你還記得我剛才跟你說的夢麼?夢裏,我坐著桓溫的車駕走了十六裏路,遇見了一隻白雞才停下。白雞屬酉,如今太歲星正再酉處。我怕是,怕是沒那個時間了。”

“舅舅!”

謝安看出了羊曇的錯愕與驚懼,撫摸著羊曇地手說道:“生死有命,我無悔也。我隻是,隻是想再回到會稽郡的東山,再看一眼那裏,再見一眼他們。”

說罷,謝安彎下腰來,折下腳邊一寸小草,喃喃自語道:“處則為遠誌,出則為小草。遠誌也好,小草也罷。元子兄(桓溫 字元子),謝安...盡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