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兵變之後,朝中才意識到兵部權力涉及過大,對兵部進行了大改革,由太子統領眾大臣共同製定。
因為眾大臣親眼看著身旁的大活人,被人一刀砍斷脖子的血腥場麵還曆曆在目,個個心有餘悸。
所以針對此次兵製改革,已經無人在意改革是否給他們的家族帶來利益上的衝突,在改革這件事上,眾人難得的意見統一。
此次改革可謂是水到渠成,正中太子一眾人的下懷。
改革主要是將兵部的權力拆分,以前所有的武將都由兵部尚書管理,早朝也隻有兵部尚書參與,整個朝中無其他任何武將。以後兵部隻管理所有軍隊的行政事務,如武官的選用、兵籍、兵械、軍令等。
真正的兵權在分散於各個軍隊的將軍手中,將軍上達大將軍,大將軍再上達一品大將軍,一品大將軍最後聽令於陛下。
兵部尚書再無任何權利調動軍隊,而一品大將軍調動任何一軍隊,也需要陛下手中的另一半虎符。
一品大將軍隻設一位,相當於原來的兵部尚書,現改由鎮國公也就是長公主的駙馬擔任,王室真正的將兵權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其次大將軍是二品,其計八位。二品大將軍之中陳將軍為其中一位,其他三位由各大世家舉薦上來,為鄴國的預備軍,駐紮在全國各地,為戰爭爆發時輸送大量的兵力,培養軍事人才等等。
再之下是三品將軍,共計八位,此八位各稱之為四征將軍、四鎮將軍,此八大將軍於京都之外鎮守,由四大邊關原來的駐紮軍、護城軍直接委任。
前三品將軍以世襲製為主,優先在世家選拔優秀的人才培養,合格後才可以委以重任,否則以軍隊其他優秀的人才上位替補。
三品以下,由各地將軍自行舉薦優秀的人才,上書申請,得到批準才委以重任,可不采取世襲製。
而宮小花屬三品裏的野路子將軍,替代了原來的京都護城將軍,目前暫守京都城以及兼管西園軍,妥妥地天子腳下近臣,又因管著京都城中所有人的進出來往,得罪誰一般也不會得罪她。
相對應的早朝也出了新規定,凡在京都的文、武四品以上官員皆需參與早朝。
現在的朝會,再也不是隻見文臣,不見武臣。其它於京都之外的四品以上官員,隻要進京,都需參加朝會。
宮小花雖說屬於野路子三品將軍,但卻是整個鄴朝裏最年輕的武官,也是唯一的女武官,其每天與秦楚淵一道上早朝。
秦楚淵此次兵變之後,被任命為光祿大夫,正三品,是陛下的侍從顧問,掌管論議朝政得失、勸諫等。
夫妻倆一文一武,深得陛下寵信,在京都城內傳為一段佳話。
大殿之中,宮小花站在武將隊伍的中後方位置,左邊是大鄴的文官,左文右武。早朝的時候,其大部分都是非常安靜,如果沒有人提及她,仿佛就不存在似的。
她現在的當差重點放在護城軍上,京都城門被破壞的很嚴重,她需要監督重新修理城牆。並且她還打算繪製一幅詳細的京都城內、城外地圖,重新布署京都城的防護。任務繁重,兩支軍隊的日常工作,暫由她選定的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