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漏不知何處補(上)(1 / 2)

天京,九重城。

東宮的正殿,良娣舒湘月暗暗平複著內心,她在等待,北疆燕王的到來。

這個地方,是九州。

禹平水土,置九州。

這個國,名喚周。

大周自開國起,國祚僅一百餘載,傳帝八代。

昔年九州為蠻族西夏所蹂躪,西夏末年,西夏哀帝昏庸無能,宦臣弄權,導致民不聊生,九州百廢。大周開國皇帝周聖祖受天命為民聚義,創立帝業,而他的弟弟李成蹊一直陪伴左右,走南闖北,創下一個大周江山。待天下大定,九州歸一後,被封為了燕王,封地在九州北麵的燕國。

如今的燕王李思慎便是這位李成蹊的後代。

舒良娣的珍珠護甲刺進手心裏,頭上的累絲金鳳冠不失威嚴——她剛完成了一場政變。

宮人彙報說皇帝,也就是舒良娣的公公久宿胡婉妃的水煙宮,這本不是大事,但兒子李獻恭卻打聽說近日皇帝沒有批折更沒有下放。

水煙宮妃是有兒子的。

皇十六子李如意。

而舒良娣是已故皇太子的正妻,育有二子,皇長孫李承景,幼孫李獻恭。

承天景命,兄友弟恭。

去年崩逝的皇後留了牙璋給舒湘月,這牙璋可以統領九重城全部的禦林軍;想不到,竟成了舒湘月母子三人救命的關鍵。

夜鎖宮城,拿下了胡婉妃,更是在水煙宮裏找到了被害的皇帝;又秘密派人迎回了在黛山的皇太孫承景。

政變不可不快,更不可興師動眾。

而政變的最後,又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李氏中人才能壓住局麵。

擁有廢立之權又久不問政事的燕王就是最好的人選。

燕王李思慎步履矯健,神采奕奕,帶著一隊人馬飛一般地走入東宮,一點也看不出來他已年逾五十。

兒子獻恭在燕王前頭小步快走,“燕王請。”

燕王被請進了東宮正殿,其餘的隨從被留在正殿外的院裏。

燕王身後一位白衣少年抬腳就要進,獻恭手快,攔住了他。

“讓他進來。”燕王沉穩的聲音在殿內回響。

舒良娣從椅子上起身,立刻使眼色,獻恭隻得放行,白衣少年自覺勝利,輕蔑地向獻恭瞥了一眼,悅然進殿。

舒良娣站立在殿內,惴惴不安,仔細端詳著。

陽光從燕王身後的正門湧進,燕王的臉在陰影下昏暗不明,但可以看見歲月和沙場在他的臉上留下的痕跡,煤灰色的頭發已經稀疏,用一根白玉搔頭綰成高高的發髻,髥須斑白,不怒而威,身著一身戎甲。身後的少年手持一把長劍,劍柄上係著長長的紅流蘇,腰間一把匕首,身後一根馬鞭,風度翩翩。

“請燕王恕舒湘月死罪。”舒良娣一見麵就跪下說道。

“良娣這是做甚麼。”燕王見狀慌忙扶起道,“良娣快請起,你是皇太孫的母親,未來的太後,怎可跪我,要我恕罪?”

“有燕王這樣一句話,湘月死而無憾了。”舒良娣起身掩麵而泣道,“湘月冒用上諭,隻求燕王來京為湘月和皇太孫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