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艾在想好攻擊的突破口之後,便將眾將領全部傳喚入中軍大帳,並給他們下達作戰的命令。
“桓將軍,你部十萬大軍原地不動,繼續與昌平縣的敵軍兵馬對峙。”謝艾首先給桓衝下令。
“是,將軍,末將遵令。”
“諸葛將軍,你部十萬兵馬立即增援東路大軍,與張蠔將軍的十萬兵馬彙合,而後向駐守潞縣的敵軍發起進攻。”謝艾繼續下令道。
“是,將軍,末將遵令。”
謝艾點了點頭,又看向楊安與鄧羌,正色道:“你們與本將繼續留守大營,並嚴密監視燕軍主力的動向,一旦燕軍主力有增援潞縣的企圖,當立即向其發動進攻,以策應東路軍對潞縣的攻擊。”
“是,末將明白。”鄧羌與楊安抱拳說道。
下完具體的命令之後,謝艾又交代了一些具體的行動細節,而後便讓各軍主將立即返回大營,並用最短的時間做好充足的準備。
晉軍十萬兵馬突然增援前線,這一重大的情報,立馬就傳到了燕軍大營,並讓燕軍主將慕容恪在第一時間得知。
在得知如此重要的情報之後,慕容恪一麵立即將這一消息通報薊城內的燕王慕容俊,另一方麵則召集麾下的部將,商討這一事態。
“各位將軍,斥候剛剛得到準確消息,晉軍十萬兵馬突然增援前線,如此,晉軍的總兵馬將高達五十萬之眾,我軍所麵臨的壓力將驟增。”慕容恪首先說道。
“晉軍突然增兵十萬,而我大燕卻再也沒有兵馬可供增援,形勢對我們來說,是越來越不利了。”一名部將憂慮的說道。
“將軍,晉軍突然增援了十萬兵馬,近期一定會對我軍采取行動,我軍要做好全麵的防備才是。”一名部將立馬猜到了晉軍可能會采取行動。
慕容恪聞言,點頭道:“本將也覺得晉軍接下來會采取行動,所以才與諸位商議,如何應對晉軍可能采取的行動。”
“末將覺得,晉軍必然會向我軍的某一方向發起進攻,而這個方向必然是我軍的最薄弱部分,所以,我軍要做好薄弱環節的備戰,嚴密防禦敵軍突襲。”一名部將說道。
慕容恪讚賞的看向這名部將,正色道:“說的好,本將也是這麼想的,而我軍的薄弱部分自然是左翼,所以,要通知左翼的兵馬,做好全麵的備戰。”
顯然,慕容恪也意識到,左翼的兵馬太雜,除了兩萬燕國大軍,還有增援的扶餘、濊貊和挹婁的八萬兵馬,四方兵馬是四個心思,難以擰成一股繩,一旦遭遇強敵攻擊,可能會因此而潰散。
眾部將聞言,皆非常認同,並表示會立即備戰,並全麵關注晉軍的動向。
在薊城的燕王宮之中,燕王慕容俊顯得極為焦躁,慕容恪彙報的重大消息,就像晴天霹靂一般,讓他如遭雷擊。
他如今已經沒有兵馬可增援前線了,而晉軍在洛陽城方向,卻還有很多兵馬,後備力量可謂極為充足,而在國力方麵,燕國也無法與大晉長期對抗,長此以往,燕國必然會崩潰。
很快,聞訊趕來的眾臣子進入了大殿,並按照官職的高低,站在慕容俊的身旁。
“王上,聽說晉軍又增援了十萬大軍,形勢對我軍非常的不利啊!”一名大臣說道。
“是啊!大王,晉軍越來越多,而我大燕已經沒有後備兵馬了,國庫也已經耗盡,我們當早作打算才是。”又一名大臣說道。
慕容俊聞言,無奈道:“我大燕的難處,本王豈能不知,不過,眼下局勢如此,本王又能有什麼好辦法呢?”說完無奈的歎息了起來。
一名大臣跪在地上,抱拳道:“大王,微臣有肺腑之言,不吐不快,眼下晉軍已經打出收複幽州和平州的口號,而且,從當前的形勢看,晉軍的口號並非隻是為了鼓舞士氣,而是已經下定決心要收複幽州和平州,在這種情況下,大燕是耗不過大晉的,與其國力衰竭而亡,不如主動獻出幽州和平州,投降大晉。”說完以頭搶地,直至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