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安將親征青州的想法,告訴王三和鄧羌,便是為了讓他們有一個最基本的心裏準備,並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有針對性的準備,免得在出征之前,太過手忙腳亂。
在簡單的商議了如何出兵青州之後,王三和鄧羌分別離去,整個大殿之中,隻剩下華安一個人了。
華安拿出案子上的大晉皇族資料,再次研讀了起來,雖然無法找到與自己身世有關的信息,但研究了數月之久,華安還是掌握了大量的大晉皇族知識,並了解了大晉開國以來數百位王的各種資料。
不過,在這些資料之中,有些是史官記載的事情,也有一些是普通人記述的稗官野史,可信度究竟有多高,非常值得懷疑。
通過這幾個月的仔細研讀,華安發現大晉自八萬之亂開始,許多封王的司馬氏子孫,便處在非常大的動蕩之中,被殺的,造反的,子孫逃亡的,比比皆是,整個亂成了一鍋粥,尤其是永嘉五年的衣冠南渡,司馬氏的子孫更是在逃亡的過程中,失蹤頗多。
這些失蹤的司馬氏子孫,有可能是被胡人殺害了,也有可能躲了起來,當然,更多的人前往江南的建康城,並投靠已經稱帝的晉元帝司馬睿了。
華安看到這裏,便時常在想,在這些失蹤的司馬氏子孫之中,會不會有一個人就是自己的親爹呢?若是有的話,那為何自己的親爹,啥都不知道呢?難道是在半路上腦袋被撞了,失去了身世的記憶?這些疑問,始終在華安的頭腦中遊蕩,並讓華安苦惱不已。
自從燕國的兩百多名細作被自己全部端掉,燕國對於自己身世的調查便戛然而止了,這讓華安頓時失去了調查的方向,並不得不在這些繁複的資料之中,尋找有用的線索。
看了一陣皇族資料之後,華安感到腦袋有些昏昏沉沉的,於是,便大步走出大殿,並在大殿外麵的平台之上踱起了步子。
站在高高的平台之上,抬頭向正西方向看去,洛陽城殘破的皇宮盡收眼底,盡管已經非常的殘破,但華安時常派人前去打掃,為此,雖然看上去比較荒涼,但風景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皇宮之中的大樹,都還是存在的,這多少增添了皇宮的景色。
欣賞著皇宮內的景色,華安的心情漸漸的平複了,雖然,一時之間無法查出有價值的線索,但增加一些必要的知識,還是很有用處的,至少,對大晉皇族的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了。
####
在薊城方向,姚襄派遣的心腹部下,順利的抵達了薊城的王宮之中,並前往大殿拜訪慕容俊。
慕容俊早已得知姚襄軍團攻占任城,並主動撤回泰山郡的各種情況,並了解了姚襄軍團所麵臨的險惡局勢,為此,立即召見了姚襄派來的心腹部下。
姚襄心腹部下,大步走進燕王宮的大殿之中,並抱拳向慕容俊行禮。
慕容俊點了點頭,正色問道:“姚將軍派你前來,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嗎?”
“啟稟王上,前一段日子,兗州軍團截獲了荊州方向送給我軍的兵器和軍餉,姚將軍大怒,於是,便領兵進攻任城,並很快攻下了任城,不料,那批兵器和軍餉根本就不在任城,而兗州軍團的主力正在步步緊逼,為此,姚將軍便撤離了任城,並返回泰山,不過,兗州軍團自從投靠北王之後,得到北王的持續資助,實力正在逐步增強,對我軍形成了很大的壓力,姚將軍派遣末將前來薊城,便是懇請王上調撥兵器和軍餉,以壯大我軍的實力,否則,我軍很有可能守不住青州。”姚襄派遣的心腹部下,正色向慕容俊彙報道。
慕容俊聞言,倒也沒有十分的驚訝,畢竟,這種情況早就在他的預料之中了,他早就知道,姚襄派遣部下前來,多半是為了索要兵器和軍餉的。
“你一路勞頓,先下去歇息吧!本王會調撥兵器和軍餉,送往青州的。”慕容俊看向這名將領,正色說道。
“是,王上,末將告退。”將領應了一聲,轉身離開了大殿。
在這名將領離開大殿之後,慕容俊看向慕容恪,正色說道:“四弟,姚襄向我軍索要兵器和軍餉,我們應該給多少合適呢?”
顯然,慕容俊覺得,既然姚襄已經宣布歸附燕國,那麼,姚襄索要兵器和軍餉,都是很合理的,不過,給多少才合適,慕容俊是有一些猶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