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姚襄撤退的如此迅速,王午心中有了放棄追擊的打算,但麾下將領皆求戰心切,若是平白無故的撤退,他的威信會受到很大的打擊,為此,他隻好硬著頭皮,決定繼續向姚襄軍團發起追擊。
就在王午軍團向青州方向追擊的時候,在鄒縣附近的姚襄軍大營,姚襄與麾下的將領,也在商議如何應對兗州主力軍團的追擊。
姚襄看向麾下部將,大聲說道:“各位將軍,如今,兗州十餘萬主力大軍,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我軍發起猛烈的追擊,我軍兵力相對比較單薄,所以,本將決定立即撤回泰山郡,並依托泰山的有利地形,與兗州軍團主力進行周旋,各位將軍以為如何?”
“將軍,兗州軍團兵馬眾多,為此,一定會極為輕敵,而驕兵必敗,末將以為,我軍可以利用兗州軍團輕敵的特點,在鄒縣設下埋伏,一舉重創兗州軍團。”一名部將,大聲說道。
“沒錯,兵不在多而在於精,將不在勇而在於謀,兗州兵馬雖然是我軍的兩倍,但隻要我軍謀劃得當,完全可以擊敗他們。”又一名將領大聲建議道。
見麾下將領的自信心非常的高,姚襄自然非常的高興,不過,兵力的巨大差距,還是讓他非常的擔憂,並產生了避敵的想法。
“五哥,我軍兵馬比兗州軍團更加擅戰,完全沒有必要害怕他們,不如就在鄒縣附近,與兗州軍團大打一場吧!”姚萇大聲建議道。
姚襄搖了搖頭,正色道:“各位將軍,本將豈會害怕王午,更加不會懼怕兗州軍團,不過,此次兗州十餘萬主力大軍向我軍殺來,對我軍的壓力還是很大的,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為了燕王和南王,在鄒縣這裏與兗州軍團大戰啊!”
顯然,盡管姚襄已經選擇歸附燕國,但卻不是出自本心,他自然不想為了給燕國分擔壓力,而過分的損失自己的部下,畢竟,隻有自己麾下有足夠的兵馬,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若是這些兵馬損失慘重,日後,他就沒有任何本錢,向燕國索要各種資源了。
眾部將聞言,皆認為姚襄說的很有道理,於是,便放棄了在鄒縣附近與王午軍團進行決戰的念頭。
“五哥,若是兗州軍團緊追不舍,一直追到泰山郡,我們還要繼續撤退嗎?”姚萇看向姚襄,正色問道。
姚襄搖了搖頭,正色道:“泰山郡是我們起家的地方,若是王午膽敢進入泰山郡,那我軍就必須要果斷出擊,泰山郡將成為兗州軍團的墳墓。”
眾部將聞言,皆點頭稱是,並非常認可姚襄的看法。
隨後,姚襄又與麾下部將,分析王午軍團可能采取的行動,以及該如何進行應對的問題,直到很晚才各自返回營帳歇息。
第二日一早,姚襄軍團加快速度向泰山郡方向撤離,而王午軍團也以更快的速度向姚襄軍團追去,雙方之間形成了你追我趕的緊張狀態。
傍晚的時候,王午麾下的兗州軍團主力,抵達了鄒縣東北方向十餘裏的位置,並停下來歇息。
天黑之前,王午與麾下的兵馬,已經紮下了營盤,準備歇息一日之後,繼續向青州方向發起追擊。
“報,將軍,姚襄軍團已經抵達東北方向五十裏外的卞縣,並在卞縣的郊外紮下營盤。”就在這時,派出去的斥候返回大營,將姚襄軍團所處的位置情況,向王午做了彙報。
王午聞言,大為驚詫,他與麾下的主力大軍追了一日一夜,不但沒有追上姚襄軍團,反而與姚襄軍團之間的距離更大了,這讓他非常的惱火,並覺得照這樣追擊下去,很快就要進入泰山郡了,而一旦進入泰山郡,姚襄軍團便可以發揮更大的優勢,而其麾下的兵馬就要處於劣勢了,為此,王午感到非常的焦慮,退兵的想法,再一次湧上了他的心頭。
“將軍,末將回來了。”派往洛陽城的心腹部下,大步走進中軍大帳,並向王午行禮道。
王午見心腹部下返回,連忙問道:“怎麼樣?王上怎麼說。”
“將軍,王上說要相信將軍,並讓將軍死守兗州,千萬不可貿然進入青州,若姚襄軍團撤離任城,不可發起追擊,守好任城即可。”心腹部下,正色說道。
王午聞言,心頭大大的鬆了口氣,有了華安的命令,他便可以說服麾下部將,放棄追擊姚襄軍團,並返回兗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