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謝安取代殷浩(2 / 2)

“王上,姚襄的動作倒是挺快的啊!居然這麼快就發兵攻打兗州了,看來要不了幾日,其所部大軍便可兵臨任城城下了。”諸葛雄大聲說道。

“王上,姚襄隻帶領六萬大軍,而兗州的兵馬足有十二萬之眾,隻要王將軍能夠堅持幾日,姚襄軍團便必敗無疑了。”鄧羌大聲說道。

華安點了點頭,正色道:“你們說的都很對,姚襄的六萬大軍,應該不是我軍十二萬人馬的對手,不過,本王就是擔心姚襄會耍詐啊!若是姚襄暗施奸計,王將軍一時不備便極有可能中招。”

顯然,華安知道姚襄是一個陰謀詭計很多的將領,為此,心中自然還是有一些擔憂的。

“王上若是擔憂兗州的局勢,末將可以帶領麾下兩萬騎兵增援兗州,不知王上意下如何?”鄧羌大聲說道。

華安搖了搖頭,正色道:“不必了,本王雖然非常擔憂兗州的局勢,不過,洛陽城方向的壓力也很大,鄧將軍與麾下的兵馬,需要留守洛陽,以確保洛陽周遭的安全。”

可以看出,盡管華安非常重視兗州方向的局勢,並打算將更多的資源傾注到兗州方向,但洛陽城方向更加的重要,華安自然不能為了解兗州的危急,而大量的抽調洛陽城附近的兵馬,如此,一旦洛陽空虛,荊州軍乘虛北上的話,情況就相當的糟糕了。

“王上,眼下兗州方向隻怕要發生大戰了,我們除了在這裏研究軍情,還能為前方做點什麼呢?”諸葛雄輕聲問道。

華安聞言,想了一下,正色道:“既然本王將兗州交給王將軍,就應該相信王將軍的實力,隻要兗州的局勢沒有全麵惡化,我們就沒有必要進行幹預,還是讓王將軍自己麵對吧!我們隻需要分析局勢就好了。”

顯然,華安的目的,是要將王午培養成可以獨當一麵的將領,況且,兗州的局勢,也需要一個可以獨當一麵的將領坐鎮。

在研究了一陣兗州局勢之後,華安又過問了河北方向興修水利的事情,畢竟,河北的農業發展,對日後北伐燕國,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這也是華安非常重視的一個項目。

當然,河北方向的李疏渠完全沒有讓華安失望,在短短的數月工夫,便讓河北的水利建設走上了正軌,而且,他與謝艾配合的很默契,並沒有因為興修水利而損害軍隊的利益,這一點極為難能可貴。

河北方向的水利建設如此的順利,這讓華安放心了不少,並讓華安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兗州方向。

兗州方向的局勢越來越緊張,而與此同時,在江南的建康城方向也發生了一件大事,那邊是皇太後褚蒜子罷免了殷浩的揚州刺史的職位,並讓謝安取而代之,至此,揚州軍團的指揮權歸謝安所有。

當然,謝安之所以能夠順利取代殷浩,除了皇太後褚蒜子的提攜之外,他自己的努力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建康城的這些日子裏,謝安處置了很多棘手的問題,並得到了朝廷內外的一致好評,因此,揚州軍團的將士都很服他,在殷浩屢戰屢敗的情況下,朝廷讓謝安取而代之,這些將領自然不會反對。

而謝安在取得揚州軍團的主導權之後,立即對揚州軍團進行了改革,對於那些沒有戰鬥力的老弱士兵,立即進行裁撤,並讓他們返鄉務農,而對於裝備缺乏的部隊,立即進行適當的補充,同時,加強各支部隊的訓練,尤其是讓那些缺乏訓練的軍隊,加大訓練強度,以迅速提高戰鬥力。

當然,由於揚州地處江水下遊,而且東麵便是大海,為此,謝安極為重視水軍的建設,他不但調撥軍費維修現有的戰船,而且,還征集工匠,打造更多的優質戰船,以全麵提高揚州水軍的戰鬥力。

水軍將士最基本的能力便是水性,為了讓揚州軍團的水軍將士,成為全天下最優秀的水軍將士,謝安要求麾下的所有水軍士兵,必須精通水性,凡是水性不好的士兵,立即淘汰出水軍的隊伍,讓水性好的人進入揚州水軍之中服役。

而謝安之所以要全麵提升揚州水軍的戰鬥力,為的便是維護大晉朝廷的統治,讓那些想要覬覦大晉江山的人望而卻步。

謝安的大規模改革,完全是為了大晉朝廷著想,為此得到了皇太後褚蒜子和眾多朝廷大臣的支持,並非常順利的開始展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