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恪思索了片刻,正色道:“蒲健反心已露,晉軍主力已經渡過漳水,評叔麾下的七萬餘大軍,處境已經非常的危險,必須立即放棄魯口城,並撤往高陽城方向。”
慕容霸聞言,點了點頭,突然擔憂的說聲道:“四哥,評叔麾下的兵馬已經處在三路敵軍的包圍之中,現在撤離,都未必會很順利啊!”
慕容恪擺了擺手,正色道:“不用擔心,有我軍策應,評叔一定會突出重回的,立即傳令下去,全軍人馬即可搭建浮橋,準備強渡淪水,以牽製晉國的鄧羌軍團,策應評叔突圍。”
“是,四哥。”慕容霸應了一聲,隨即前去準備。
在慕容霸走後,慕容恪暗自歎了口氣,並立即派遣心腹小校前往魯口城,讓慕容評率領所部大軍向東北方向突圍。
此刻,慕容恪的心裏顯得異常的煩躁,他統領十萬大軍前來增援魯口城,原本打算重創晉軍主力,從而找回此前在漳水南岸失敗的麵子,如今,大軍還未渡過淪水,晉軍便已經小勝了一場,並殲敵數萬,而後,更是成功的策反蒲健軍團,如此一來,軍力的對比立馬發生了逆轉,燕軍的兵力由優勢變為劣勢,而且,還麵臨被晉軍主力分割包圍的風險,這讓慕容恪實在難以接受。
在魯口城東門外的蒲健軍大營,蒲健麾下的數萬兵馬已經整裝待發,隻需蒲健一聲令下,便可立即投入戰鬥。
此刻,蒲健正在等待華安的回信,他相信華安看了那封信件之後,一定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回應的。
“將軍,晉軍校尉帳外求見。”很快,蒲健便等來了華安的回信。
“快,讓他進來。”蒲健大聲邀請道。
很快,華安派遣的心腹小校便走進了蒲健的中軍大帳,並將華安的親兵信件,交給了蒲健。
蒲健不敢怠慢,連忙打開信件閱覽,看完之後,嘴角微微笑了笑,並正色說道:“回去告訴北王,就說我蒲健願意接受平州刺史的職位。”
華安派遣的小校聞言,抱拳行了一禮,轉身離開蒲健的中軍大帳。
“三哥,華安怎麼說?”小校剛走,蒲雄便輕聲問道。
蒲健將手中的信件交到蒲雄的手中,輕聲道:“華安是怕我軍對鄴城有威脅,所以讓姚襄等眾人製衡我軍,不料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反過頭來倒是被姚襄利用了,哈哈!”
蒲雄看向手中的信件,正色道:“三哥,可以看得出來,華安說的都是實話啊!居然毫不避諱,隻是這個平州刺史,分明就是個虛名,幽州據此還有數百裏,平州就更遠了。”說完麵色露出些許不滿。
蒲健笑了笑,輕聲道:“華安這是在表明決心,他要揮師一直向北,攻下冀州、幽州和平州啊!”
“三哥說的對,看來華安的野心倒是不小啊!不知日後會不會篡位稱帝呢?”蒲雄小聲說道。
蒲健笑了笑,輕聲道:“這個很難說啊!此人如今的實力,已經超過了半個大晉,算是大晉朝廷舉足輕重的人物了,隻要燕代兩國實力消亡,此人會不會有異誌,真的很難說啊!”
“父親,三軍人馬已經全部集結完畢。”就在這時,蒲生大步走入中軍大帳,向蒲健回報道。
蒲健看向身旁掛起的地圖,正色道:“這裏是慕容評突圍最有可能通過的道路,不如我軍進入此處設伏,從而在慕容評突圍的時候,狠狠的教訓他一下。”
蒲雄聞言,點了點頭,輕聲道:“三哥,若是我軍在此設伏,一定可以重創慕容評軍團,不過,我們的家底隻有幾萬人,真的要與慕容評血拚嗎?三哥一定要三思啊!”顯然,蒲雄不想與燕軍進行全麵的衝突,以免讓自己麾下的大軍遭受過大的損失。
蒲健笑了笑,輕聲道:“我軍既然投靠晉國,總得有點誠意吧!況且,萬一慕容評不走這條最便捷的道路,我軍不就沒有損失了嗎?”說完向蒲雄使了個眼色。
“好吧!既然三哥已經下定決心,那我軍就立即出發吧!”蒲雄頓時明白了蒲健的用意,於是,立即表示同意。
蒲健看向蒲生,大聲道:“立即傳令下去,全軍人馬即刻出發,前往十五裏外的山穀設伏,要快。”
“是,父親。”蒲生大聲領命,並立即前去傳令。
很快,蒲健與麾下的數萬人馬,便拔營前往十五裏外的山穀設伏,此處山穀是慕容評軍團撤退的最佳道路,也是慕容評最有可能通過的道路,蒲健決定在此設伏,便是為了向華安證明,他要狠狠的打擊慕容評軍團,並徹底的與燕國大軍斷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