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放蕩的馬氏(1 / 2)

王猛的嗅覺非常的靈敏,此時的姑臧城方向,的確出現了一股逆流,涼王張重華的親哥哥張祚,與其寵幸的大臣趙長、尉緝等人相互勾結,並結為異姓兄弟,打算趁機篡奪涼國的江山。

張祚的野心由來已久,並且他覺得涼國的君主之位,本來就應該是他的,畢竟,他是前涼王張俊的庶長子,而張重華卻是庶次子。

自古以來,繼承王位都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前涼王張俊的嫡子因為生病而夭折,如此一來,繼承王位的應該是庶長子張祚,但不知什麼原因,張俊卻立了自己的庶次子張重華為世子,這讓張祚很是憤憤不平。

張祚性格狠辣而剛強,他認為在繼承王位這件事情上,自己的父王做的很不公平,他的各方麵能力都不比張重華差,且年長許多,平時,他總是在弟弟們的麵前耀武揚威,而如今,身為庶長子卻要俯首向自己的弟弟稱臣,心裏的落差可想而知。

在張重華剛剛繼承大統的時候,姑臧城便傳出了小道消息,說張重華之所以被立為世子,是因為母親馬氏的關係,甚至,還有傳言說,張俊的嫡長子便是被馬氏毒死的。

當然,這些都是謠言,是一些別有用心之人故意為之罷了,但張重華的母親馬氏,深得前涼王張俊的寵愛,倒是不爭的事實。

要說這個馬氏,長相極為出色,皮膚細嫩滑膩,即便已經四十多歲,渾身依舊可以散發出讓男人陶醉的氣質,而且,馬氏水性楊花,天性放蕩,最擅長的便是勾引男人,在張俊活著的時候,她便深受寵愛,從而讓張俊愛屋及烏,立馬氏的兒子張重華為世子。

張俊死後,馬氏失去了男人的雨露滋潤,內心極為無聊寂寞,但就在此時,張祚前往後宮拜見馬氏,並在目睹馬氏的姿容後,不自覺的麵紅耳赤起來。

馬氏善於勾引男人,自然看出了張祚對自己的怦然心動,雖然張祚是自己名義上的孩子,但並非是其親生,為此,馬氏毫不將此事放在心上,對於放蕩的馬氏來說,眼前帥氣年輕的小鮮肉張祚,完全可以解決自己的空虛寂寞。

從此之後,身為王太後的馬氏,便時常尋找機會與張祚私會,每一次都是盡情的纏綿和放縱,直到完全滿足之後,才會放張祚離開。

若是張祚一連數日不去後宮與自己私會,王太後便會派人傳達懿旨,宣涼州牧張祚進宮議事,所謂的議事,自然不是什麼國之大事,而是軟香臥榻之上的纏綿悱惻。

在趙國大將麻秋進攻涼國的時候,涼王張重華曾率領大軍親征麻秋,在張重華離開姑臧的數月時間裏,馬氏便大膽的將張祚留宿在自己的寢宮,一連數月都不曾放張祚離開,以滿足自己日漸高漲的寂寞。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王太後馬氏與涼州牧張祚日夜纏綿,如此明目張膽的放縱,自然很快就在王宮內傳開了,很快,整個姑臧的老百姓都得知了這件事。

涼王張重華在返回姑臧之後,便得知了自己母親,與同父異母的哥哥張祚之間的私情,為此,肺都要氣炸了。

但有句俗話叫做家醜不可外揚,一個是自己的生母,一個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兄長,二人都是自己最親的人,他們之間即便有什麼私情,也不應該成為普通老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這有辱王族的尊嚴。

為此,張重華極力駁斥王太後馬氏與涼州牧張祚有私情的說法,並給姑臧的官員下令,讓他們全麵禁止百姓談論此事,若發現老百姓亂嚼舌根,立即抓捕治罪。

張重華如此行事,一是為了維護王族的尊嚴,淡化馬氏與張祚之間的私情,二是旁敲側擊,警告張祚和馬氏恪守本分,不要再有任何的出格的舉動。

不過,張重華有些太一廂情願了,俗話說紙裏是包不住火的,老百姓的悠悠之口,豈是可以隨意封住的,而四十如虎的馬氏,也不是張重華的一句話可以嚇住的。

有了親生兒子給自己澄清緋聞,馬氏顯得更加大膽和理直氣壯了,並仍舊頻繁宣涼州牧張祚進宮議事。

見自己的生母與異母兄長仍舊肆無忌憚的私會,涼王張重華非常生氣,但他性格優柔寡斷,他想要治張祚的罪,又怕自己母親的名聲敗壞了,而且,張祚善於結交權貴,在涼國的勢力日漸龐大,萬一引起張祚的反叛,自己的皇位有可能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