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三年,華市。
六月二十五日,高考結束十七天了。
連綿了一周的陰雨漸漸止歇了,被按下的焦慮與急切井噴式爆發。
街頭巷尾,凡是家裏或是親戚家裏有個十幾歲孩子的,都在三五成群低聲議論著,交流最新消息。
滿心期待放榜後自家孩子能否折桂,又怕錯過或消息不合心意,焦慮的低氣壓充斥著所有空間。
段輕宸是華市中心醫院腦科主任醫師,細心、專業是她的職業寫照。
從醫20年,從青蔥少女懷揣大醫精誠的夢想,一頭紮入醫學海洋,孜孜不倦,挑戰最難攻克的腦科,從不懈怠的研讀、實驗、撰寫論文,練就了一手出神入化的醫術,在華市醫學界享負盛名。
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這樣專業的她,還有精力把家照顧得很好。
她有一個女兒,今年參加高考,報考的是華市最有名的醫學院。
女兒是她一手帶大,遺傳了母親的天賦腦瓜,文科基本過目不忘,理科邏輯推理計算基本無誤,一路以“別人家的孩子”的出場方式滿分過關,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己的關鍵時刻。
當別的孩子在頭懸梁、錐刺股高喊著:
“有來路,沒退路;留退路,是絕路”
等各種勵誌口號拚搏衝刺時,勤奮努力加自信的女兒,聽著音樂打著五禽戲、畫著素描,平常心入考場,瀟灑出考場,等待自己的輝煌成就被宣布。
對,就是今天,高考出榜日。
段輕宸和女兒一路相伴,自然知道女兒的優勢,她從不炫耀也從不擔心,隻是心裏還是有些急切。
段輕宸左手提著一條桂魚,右手提著裝滿菜的塑料袋,肩上斜挎著小小的包包,白色運動T恤塞在淺灰色九分褲內,白色的厚底鬆糕鞋輕快地在馬路上留下了一排排腳印。
當她走進“天鵝飛走了,湖幹了”的“天鵝湖小區”時心中突然湧起了一些衝動。
她放慢腳步,想仔細地看看這個她一住就居住了20年的小區,想起了曾經就是和她心愛的人,手挽著手,一起從這個大門開始,沿著綠化帶,細細觀賞了小區的每一株樹、及每一棟樓。
他說著“真好,離你醫院近。”
然後買下了房,按兩人的心意親自動手裝飾,他牽著她住進紅色的新房。
他們一起努力拚搏,一起實驗,一起上班下班。次年他們有了女兒,生活就像蜜汁裏還調了糖。
然而,女兒三歲時,丈夫她最愛的人意外離世了。
那年她才24歲,花兒一樣的年紀,容貌姣好,前程無限的她仍是那麼美好。
但她毅然決然地拒絕了來自所有親人對她愛的明示、暗示。
她愛著那個占據了她全心的男人,無法也不願再挪出一點點地方來給其他人。
她一個人跌跌撞撞的把孩子養大,其中的苦不足為外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