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獄

即便這種建築物原本是設計用來把活著的人封在裏麵用的, 其結構在稍加改造後也能有效的將活死人們擋在外麵. 它們的高牆, 每個單獨隔間, 哨塔, 以及房間都將其塑造成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堡壘.

具體實行時, 最主要的問題顯然在於將監獄視為庇護所. 諷刺的是, 由於設計核心的差異, 現代模式的監獄比舊式的更不適合防禦. 高聳的混凝土牆是 1965 年前的監獄最經典的標誌. 這種設計基於工業年代, 對建立起一種讓人兼感懼怕與尊敬效果的需求. 盡管這種心理上的威懾效果對亡者沒用, 再沒有比這座讓我們的前人免受社會犯罪行為侵擾的屏障, 更適宜作為亡者襲來時的庇護所的了.

而在一個把預算精簡和盈收底線尤其看重的時代, 成熟的技術取代了厚重昂貴建築的位置. 除監視攝影機和移動傳感器之外, 就隻剩下了兩道防止越獄用的鐵絲網柵欄. 一打的喪屍或許會因此裹足不前. 上百的就可以造成損壞. 至於上千的, 無疑足以比較輕鬆地堆成一道足夠把柵欄壓倒的 \"肉山\", 然後擁進曾經安全的庇護所. 要抵禦這種衝擊, 世界上哪裏有什麼高技術成果能夠記得上一道 20 英尺高的混凝土牆? 然後那些室友又怎麼樣呢? 考慮一下與其跟我們社會上那些最危險的, 被關進監獄高牆內的成員共同生活, 選擇對抗不死者難道不顯得更明智嗎? 大部分時候, 答案的確如此.

任何有常識的人都知道, 與其麵對一名重刑犯, 還不如去對付十個喪屍. 然而, 在處於一場大規模的長期襲擊的情況時, 囚犯們無疑會被釋放. 此時他們將選擇留下來並為自己的安全而戰 (參閱 \"1960 A.D., Byelgoransk, 蘇聯) , 或是麵對牆外世界裏的自由的風險, 即便他們有機會去掠奪周圍的村鎮. 在靠近一名囚犯時要小心. 確保犯人們不會奪得控製權. 對可能的, 充當護衛的囚犯可能的內部組織保持警戒. 換句話說, 除非監獄已經被廢棄或裏麵的居民隻有平民和守衛, 隨時做好撒丫子的準備.

一旦進入大門, 為了將這座校正設施改造為一處自給自足的 \"村落\", 有一些步驟必須得到實行. 以下是你在一座廢棄監獄裏必須做到的生存要點清單.

A. 定位並列出所有高牆內找到的物資的清單: 武器, 食物, 工具, 毯子, 藥物, 以及其他有用的道具. 監獄不會處於搶掠者目標名單的前列. 你可能找得到任何你想要的東西.

B. 建立可更新的水資源設施. 一旦供水係統枯竭, 深井或者雨水收集器便會派上用場. 在這之前, 保證所有大型容器都得以裝滿並蓋好. 水的重要不僅體現在飲用和清潔上——它對農業也是生死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