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一連串話說下來,語氣都不帶磕巴的,卻讓很多朝代的人都沉默了。
處在比較靠前時代的朝代在想,這有什麼好講好誇的嗎,這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嗎。
自己的財產,難道還有交出去的道理嗎?
丈夫死了,二婚一個又怎麼了?
照天幕的話來說,後麵的朝代難不成連正常的男婚女嫁都要攔著?
這是個什麼道理。
不過,想想天幕連續好幾次吐槽的裹腳……
就突然,對於後來朝代的變態,也不是不能理解了呢。
這是比較靠前朝代的想法,而越是封建社會後期,他們則越是目瞪口呆。
尤其女子,她們幾乎驚訝看著天幕,不確定她們到底聽見了什麼。
就算虞美人反複提及,在那個時候女性的地位也在一步步的被壓迫,可對於她們來說,那哪裏是壓迫,分明是優待才是。
哪裏像是她們這樣……
下意識收了收被被裹緊的小腳,她們羨慕之餘,更多還是迷茫。
她們這個時候啊,距離曾經有千多年的時間,距離以後也有幾百年的時間,她們又有什麼可以期待的呢。
縱然她們心中苦澀,她們還是十分認真聽著天幕。
她們想要知道,既然在很久很久以前,女性的地位是那樣的,在秦朝時還仍有自己的權益,她們又是如何變成這樣的呢。
如何變成這樣,一生隻能圍繞著男人的樣子呢。
……
她們聽見虞美人繼續說著,[在秦朝,女性地位具體如何,其實透過兩個故事,我們就可以看得很清晰了。
一個是根據《史記·陳承相世家》記載,陳平家貧,他到了可以娶妻年齡,
屬於是“富人莫肯與者,貧者平亦恥之。 ”
而鄉裏有一個富人張負,卻願意把他的孫女嫁給他。 其孫女“五嫁而夫養死”,這次再嫁陳平已是六嫁。
這麼看,大家肯定覺得很驚訝啊,別說陳平是漢朝的開國功臣,封侯拜相的。
在封建王朝後期,別說一個女子嫁六次了,就是嫁二次,都能被釘在恥辱柱上。
第二個故事呢,也是記載在史記上。
《史記·張耳陳餘列傳》記載,外黃地方有一個很有錢人家的女兒,長得極為漂亮,卻嫁了一個愚蠢庸碌的丈夫,於是她“亡其夫,去抵父客 。”
父客素知張耳是一個有出息的人,就對她說: “必欲求賢夫,從張耳。”富家女接受此建議, “卒為請決,嫁之張耳。 ”
於是,她斷絕了與丈夫的關係,改嫁給張耳。
而張耳呢,給大家介紹一下,秦末亂世時,曾參加陳勝吳廣起義。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時,張耳被封為常山王。後助劉邦滅項羽,被加封為趙王。
這樣的人物,在你們的幻想中,是不是無論起勢前還是起勢後,是俊青年還是老頭子,都應該是有無數二八年華的小姑娘湊上前,而非娶一個改嫁的女人。
而你們更震驚的應該是,什麼,居然還有女子敢主動跟丈夫斷絕關係的?
畢竟在你們的心裏,女子應該是能嫁人就應該感恩戴德的,在夫家得到什麼待遇都應該當牛做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