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黃金腰牌(1)
“盒子槍帶小八音,爺們都是苦命人。白銀要你整兩千,三天不拿拉火鞭,老婆媳婦全抓淨,閨女陪俺吸大煙……”狄貴哼著小曲,加快了下山的腳步。趁著農閑,狄貴到散兵鎮上的碼頭上工搬貨,一天可以掙上十個銅元。今天巢湖上來了潮幫的船隊,非常熱鬧。為了多掙幾個錢,狄貴一直幹到漁舟唱晩才趕路回家。天色迅速暗了下來,微寒的山風拍撲著山間老鬆,簌簌有聲。想起那些繪聲繪影的打劫故事,狄貴感到一陣寒意。
自從兩年前倪大帥來安徽當督軍之後,厘金局在巢湖畔的驛道上開了兩三個分卡攔路收過路捐,巢城的過往行商都寧願繞著山道走,楚歌嶺上這條人煙罕至的小道因此熱鬧不少,不過攔路打劫的傳聞也多了起來。
後邊傳來急促的腳步聲,狄貴回頭一看,一個膀粗腰圓的青衣大漢正向他快步奔來。雖然在黑暗中看不清來人的表情,但是狄貴卻毫不猶豫地停下腳步。這是鄉下人的質樸。翻過楚歌嶺,這條山道往前百裏之內隻有山村,一直要到無為州才有打尖歇馬的客棧。走楚歌嶺的客商們都是天一亮就出發。天色這麼晚,這人不在散兵鎮上過夜,卻一頭往山裏鑽,一定是外地不曉得路的客商。深夜走山道,或者要遇上了剪徑的毛賊,或者要讓山裏的狼給叼了去,危險得很。狄貴思量著要給這外地人提個醒,現在轉回散兵還來得及。
大漢的步伐非常迅速,不一會兒工夫就趕了上來。狄貴注意到他的步伐有些踉蹌。正當他想上前招呼的時候,一陣山風卷來,吹落了大漢的氈帽,光禿的腦殼上猙獰著一道由腦門一路劃到下顎的長刀疤,兩道濃眉之下牛鈴似的大眼透著凶光。大漢結實的肩上似乎背著一口家夥,腰間還鼓著一塊。狄貴猛然想起鎮上的流言。據說北方來了幾掛凶惡的布袋杆,他們不拉葉子,專門拎著布袋打過往客商的悶棍,殺人不眨眼。狄貴雙腿一軟,傻站在原地。
“小鱉娃,快找個地讓俺藏起來!”大漢一把抓住狄貴,語氣帶著恐慌,狄貴嚇傻了,他下意識地護住自己貼胸的荷包,不讓大漢奪走他辛苦一整天賺來的十來枚銅元,不過大漢卻沒有奪財的意思。後麵響起雜亂的人聲。大漢一掀衣擺,一支二把盒子直直指著狄貴的鼻尖,鋥亮的槍麵在月光下光潔耀眼。
槍指著鼻尖,狄貴的心反而平靜了下來。雖然隻是個十二歲的小孩子,但是狄貴生來就喜歡玩槍弄棒。巡防隊在散兵鎮上駐了一哨兵勇,狄貴常去哨裏玩耍,各種兵器摸得滾瓜爛熟。狄貴知道像大漢手裏這樣的盒子炮是德國來的洋貨,一把就要百來塊大洋。一般的布袋杆根本玩不起,平常人也不敢佩帶這麼昂貴的家夥擺闊。聽巡防營裏帶隊的馬哨弁說,即使是平常威風八麵的巡防營,也隻有府城裏統領的貼身衛隊配得起這種槍。聽口音大漢是河南一帶來的外鄉人,從河南來巢縣,要走上千裏地。他敢帶把盒子炮闖蕩千裏,必然是個人物。狄貴年紀雖小,但是卻有異於常人的冷靜,他順著這把盒子炮想下去,攔路打劫是小毛賊幹的,幫助這樣的大人物,說不定還能得點賞錢。
主意已定,狄貴一拉大漢,鑽進路邊的林子裏。大漢重重一推狄貴,壓低嗓門說道:“去應付走那些鄉丁。要賣了俺,槍子是不認人的。”
狄貴定了定神,跑回山道上。追兵很快趕了上來,一共二十來杆鋼槍,帶頭的正是散兵鎮上的馬哨弁。看來這大漢的來頭的確不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