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聽過一個有關阿隆索的故事,顯示了這位了不起的英國政治家的仁慈和胸襟。一個牧師曾經到他的教區去探望過一個清掃人行道的清潔工,當時那個人生病了。“有沒有人來看過你?”“有的,阿隆索來過。”“他怎麼會來看望你呢?”牧師不由自主地問道。因為阿隆索時任英國財政大臣,盡管他也住在這個教區內,但牧師還是不理解他為什麼要來探望一個生病的道路清潔工。“哦,”這個清潔工回答道,“這不奇怪,其實當他路過我打掃的那條人行道時,他總和我打招呼。這樣,當我不在時他當然會記得我。他曾經向替我工作的同伴打聽過我住在哪兒,當他聽說我生病了,就問清了我的住址,將它記在了紙上。後來,他就來看我了。”“那麼,他來這裏後都做了些什麼?”牧師問道。“他給我念聖經上的話,並且為我祈禱。”清潔工回答道。阿隆索的這種品格是多麼偉大呀!對每個人保持高度的熱忱,並且始終這樣去做,這是一種接近耶酥基督的行為啊!
在美國俄亥俄的一個大廣場上,佇立著一座漂亮的大理石雕像,雕像上寫著這樣幾個字:“瑪麗婭雕像,俄亥俄”。在黃熱病瘋狂蔓延時,瑪麗婭活了下來,成了一個孤兒。她在年紀不大時就嫁人了,但不久她的丈夫死去了,她惟一的孩子也死去了。她非常貧窮,沒有文化,除了會寫自己的名字外幾乎什麼也不會寫。於是她就到女子孤兒收容所去謀生。她從早到晚地忙碌不停,將整個生命都投入到為了這些孤兒的工作中去了。當一家新的漂亮的收容所建造起來以後,瑪麗婭和這些修女從原先的艱苦條件下擺脫了出來。後來,瑪麗婭還在這個城市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乳品麵包店。這個城市的每個人都認識她,他們還資助她去購買運奶的小車和烤麵包爐。瑪麗婭非常努力地工作著,將節省下來的每一分錢用來幫助那些孤兒,因為她已經把這些孤兒當成自己的親生孩子了。而她自己從來就沒有一件絲綢衣服,也沒有戴過一雙羊皮手套。她的努力也得到了回報。她離開人世後,這座城市就為這位孤兒的朋友和保護者建造了一座美麗的紀念雕像,以表達對一個美麗的、無私的人的感激之情。
你是否曾經想象過一個重罪犯會有多少自我奉獻的精神?他,原先是一個品格極其惡劣的人,一頭剪得極短的頭發;走起路來搖搖晃晃。後來,在孟菲斯發生黃熱病災難時,他向有關機構提出,要求擔任護理人員的職務,但醫生最初拒絕了他的請求。“我想成為護理人員,”這個人堅持著,“先試用一個星期吧!如果你不滿意,再把我辭掉;如果你覺得滿意,再給我付酬。”“好吧,”醫生說,“我就試看錄用你,盡管我認為這樣做不合適。”那醫生這時還在心裏對自己說:“我會時刻盯著他的。”但是,不久這個人就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他根本就不需要任何人監督。幾個星期後,他就成為了這個勇敢團體中最出色的護理人員。在這場瘟疫瘋狂蔓延的地方,總有他努力工作的身影。患病的人因此而非常愛戴他。對那些被命運遺棄的人來說,他那張粗糙的臉簡直就像一張天使的臉。然而,在發工資的那天,他卻表現得非常不同凡響。他盛過後麵的街道走到一個隱蔽的地方,那裏放著一個為黃熱病患者所設的救濟箱。有人看見他把自己整星期的工資都放進了那個救濟箱。遺憾的是,不久以後,他也在這場瘟疫中感染上黃熱病死去了。由於沒有人知道他是誰,所以他的屍體隻得被安葬在一個無名者的墳地中去了。然而,就在這時人們才發現他身上有一塊青灰色的烙印——原來這個護理人員曾經是一個被定了罪的重罪犯。
“人生隻有一種追求,這是一種至高無上的追求:就是對美德的追求。美德具有至高無上的價值,它是一種偉大的品格力量,在所有價值中它處於最高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