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與“墓”的對話(1 / 3)

“你好,我叫‘墓’,我是木文明的守墓人。我屬於文明的備份係統,每個木文明個體或團隊都可以申請一台和我一樣的機器人,作為守墓人守護著整個木文明的曆史和科技文化成果——如果木文明在某區域滅亡,或是離開其所在星係,“墓”會尋找木文明的創造物作為木文明在該星係的候選人,觀察其資質並最終決定是否授予其文明繼承者資格。”

“你說的‘mu文明’是什麼文明?哪個mu?另外,創造物是指什麼?”

“木文明是藍星的造物主,也就是你們人類自稱創造萬物的‘女媧’或者‘上帝’,這個文明的個體自稱為‘木’。”

“為什麼自稱木?我們人類自稱為人。”

“因為木生萬物,而這個文明的個體創造了宇宙中萬千文明,所以自稱為‘木’。當然這個是匹配漢語之後近似翻譯過來的,並不是指真正的樹木。這個文明的個體有翅膀可以飛行,從最早的象形文字開始也更接近於‘木’字。”

“那木文明的人是怎麼創造萬物的呢?”

“大部分的生物都需要生活在穩定的環境之中,造物主於5.42億年前通過偵測手段發現了藍星,這裏有相對穩定的地質環境,通過發射探測器證實了這裏已經誕生了少量的多細胞生物。

由於生物在宇宙中分布較為稀少,一個具有穩定運行軌道和地質環境的星球,經曆漫長的時間後會逐步發展出豐富的生物體係,這對於研究文明演化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於是,造物主文明內部,成立了一個‘藍星生物演化研究小組’,這個小組的成員會持續對藍星生物進行觀察,以研究文明如何自然演化。”

“等等…你說的是,你所說的‘造物主’是基於5.4億年前的多細胞生物進行了改造,才有了後來眾多門類的生物?”何安宇知道生物學上,藍星生物在分類體係中可分為動物界34 個門、植物界12個門、真菌界約8個門,已滅絕的門類還有多達十幾個。

“不準確,準確地說是造物主剛發現藍星時,這裏的生物處於一種自然演化過程中,造物主對地球生物主要是采樣和觀察、研究為主。但是隨後的5.41億年前,發生了你們稱之為‘埃迪卡拉紀末期滅絕事件’的生物大滅絕,造物主為了保護藍星生物係統,不得不進行了幹預。”

“我記得沒錯的話,5.4億年左右,就出現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事件,這件事和你們有關係嗎?”

化石記錄顯示,大約5.41年前的寒武紀,在非常短的時間內,生物種類和數量如爆炸般快速增長,這個時間隻有短短的的約2000萬年。這期間,世界上現今還存在的20多個動物門在當時就出現了,這個事件被稱為寒武紀大爆發或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寫道:“這件事情到現在為止都還沒辦法解釋。所以,或許有些人剛好就可以用這個案例,來駁斥我提出的進化觀點”。時至今日,寒武紀大爆發依舊是科學界的一大謎題。

“我糾正一下,不是我,也不是現今存在的任何造物主導致的這一現象,而是由於‘藍星生物演化研究小組’內部的一次狂熱‘造物’活動導致的。這個故事會有點長,我盡量用你能理解的方式來講述。

在‘埃迪卡拉紀末期滅絕事件’之後,由於藍星生物幾乎滅絕,生物演化研究小組進行了討論,有些個體主張主動幹預保護現存生物,另一些卻極力反對。反對者認為這不符合觀察其自然演化的科研目標,一個星球上的生物體在自然演化中不可避免地遇到諸如小行星撞擊、地質環境變化等自然災害,這些活動導致的群體數量銳減是觀察生物演化的重要手段。

最終經過投票決定,小組決定對現有生物進行適當的保護,並技術幹預挑選容易在新環境中存活的個體,進行繁殖後進行野化投放,這個決定也使得持反對態度的小組成員離開。

當時的造物主文明剛剛掌握了生命的秘密,獲得了可以無限延長生命的技術手段,整個文明內部處於快速向宇宙擴張的階段。生命技術的突破,使得造物主文明的一些群體有了改造甚至創造生命的能力,這個能力漸漸地讓很多個體和群體變得狂熱,而這種狂熱也蔓延到了藍星生物演化研究小組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