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山野少年夜歸家(1 / 2)

臘月初八,小鎮萬家亮起燈火。

而在小鎮約莫20裏路的山路上,一名枯 瘦少年抱著與其身形十分不符的背簍,盤坐在半山腰破廟邊的巨石上,抖了抖背簍,看著背簍裏的藥草和被砸爛頭顱用野草和藥材分開放置的野兔,眼神閃亮,像是星光落入了眼中。少年輕聲道“娘親,我們有肉吃了。”

少年名李順心,順心如意的順心,原來有個妹妹的,叫如意,李如意,順心如意的如意,出生的沒多久就夭折了,埋在了西邊山腳下的一片荒地裏,按習俗是不能立墳的,但是李順心的父親偷偷立了一個井口大的小墳包,墳包前立了一塊石碑,是李順心的父親求來的。李順心的父親不識字,去西邊陳秀才的私塾那邊求字,沒錢買紙,那是金貴的玩意,想讓陳秀才幫忙寫在了木板上,也沒進門,怕把晦氣帶進秀才的院子裏,秀才也是個好心的,不嫌晦氣,也不嫌寒磣,回屋拿出筆墨就方方正正的就在木板上寫下了李如意的名字,從未彎腰的父親跪在地上,頭被雪花壓在地上,好像很重,很久沒能抬起來,秀才挪了幾步,站到李順心旁邊,像是在躲什麼,陳老秀才抬了抬手,按在李順心的頭上,揉了揉。

李順心不知道父親在幹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剛剛出生的妹妹不會睜開眼了,隻知道那個老秀才的大手很溫暖,一直蓋在他頭上。就像院門前的燈籠一樣,看著就很暖和,四歲的他什麼都不懂,但記住了這個感覺。

李順心的母親在生李順心的時候已經落下病根,平常隻能在家裏弄弄針線活幹幹家務事,生下李如意後又因為幼女的夭折,就徹底離不開床了。還好父親有一門好手藝,在小鎮上也算得上有名的師傅,農閑時刻石雕也能養得起這一家,但也算不上闊綽,在他娘親病倒後,李順心再也沒吃過糖葫蘆了。

某一天雪天的晚上,李順心的父親將他帶到了院裏,排排坐在院門的門檻上,前麵燒著平常舍不得用的木炭,一大一小好像小巷裏的大黃狗領著最後一隻沒賣出去的小黃一樣守在門口,“小順心今年幾歲啦?”父親問,“5歲啦,是個大人啦”李順心回答道。“小順心長大了啊,那能不能一個人照顧好你的娘親啊”“小順心是個大人了,可以的。”父親刮刮李順心的鼻子,抬頭看天,眼神悠悠,又看向李順心,“心兒,爹爹我啊,要去一個很遠的地方掙錢,掙好大好大一筆錢,然後給咱們小順心買大個大個的糖葫蘆好不好?”“小個的好吃,父親,我要小個的”李順心回答道,“行,等爹爹回來啊,照顧好娘親。”“好嘞,我會好好照顧娘親的,我是大人了,父親,小個的糖葫蘆才好吃,回來記得買小個的啊”“好嘞,爹爹記住了。”.....夜很長,也很短,長到一晚上話怎麼說都沒天亮,短到第二李順心起床時,父親已經出了遠門,直到現在,除了開春前斷斷續續請人代寫的家書還有一筆筆碎銀寄到家中,再也沒見父親的身影,直到開春後,家書也跟著斷了。

老舊的木門吱吱作響,李順心推開門,“是心兒嗎?”“娘親我回來了,今天運氣好,抓了好大一隻兔子,咱們今晚有肉吃了,晚點我把兔子皮剝下來讓拿到鎮上賣,今年過年的錢咱們家可以買年貨了。”其實打到東西不常有的,本來也可以把一整隻兔子賣出去,但是娘親越來越枯槁的身形,李順心就想留下來給娘親做幾頓肉吃吃,家裏隻有一隻老母雞,娘親舍不得,留著生蛋,算下來上一次吃肉是在去年新年了吧,家裏的幾畝地也為了娘親的病賣了,自從父親離開後,家裏的物件一件件的慢慢的變少了,後來實在是沒什麼東西能賣了,就隻能賣掉賴以為生的田地了,李順心還小,地沒辦法耕種,還要繳稅,李順心的娘親生著病,一天也下不了幾次床,最近幾天連床都下不了,索性咬咬牙,托隔壁家的獵戶全賣出去了。也是有了這筆錢才能替娘親買藥到現在,李順心平常也隻能上山采采藥,彌補家用,好的時候一天能采到十幾文呢。今天兔子的皮加上草藥,是今年掙的最多的一次,估摸著五十多文應該是有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