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7.感動“三萬”,感恩“三萬”(2 / 3)

最後,我不無遺憾地說道:三月“三萬”,歲月匆匆。在為百姓辦實事、解難題方麵,因財力物力人力和我們政策水平所限,許多應該做的我們還沒有做好做到位,留下了“心有餘而力不足”的諸多遺憾。鄉親們給我們很多很多,而我們付出的又太少太少。我們將借助“三萬”工作的長效機製,繼續幫助鄉親們尋求致富門路,助推鄉村旅遊,早日把我們這兒的“窮山惡水”變成金山銀水,讓鄉親們真正過上富裕、文明、健康的幸福生活。

會上,我們還向雙樹坪捐贈了電腦、音響和民族服裝,為白沙坪村的鄧中巧、譚冬英,八字岩的譚正億,清太坪鎮的楊海山授了農家樂牌,還為五戶獨生子女戶頒發了證書。鎮黨委書記鄭永平與利川來的唐先生當場簽約開發“人民公社”遺址。大家都說,這個會短,但含金量高。

感動“三萬”、感恩“三萬”的文藝演出,由黃玉琴主持。這是一位麵容姣好、氣質優雅的少婦,她是雙樹坪人,在鎮上衛生院上班。她一上來就與觀眾進行互動:我們土家族有一個很有名的歌舞叫什麼?眾答:撒葉爾嗬。她又問,這個撒葉爾嗬出自哪裏?眾答:清太坪。以前,我隻知道撒葉爾嗬出自巴東,卻不知道是清太坪鎮的“土特產”。

開場的節目是《石工號子》。七條漢子在一個村姑的引領下,拿著長棍,喊著號子,做著整齊有力的動作。這個節目一出場,就給人一種氣勢,一種力量,一種震撼。原生態的不比專業的差啊,我與潘細漢副局長交談。他說,想不到這山村裏還有這麼好的節目。接下來,是《采蓮船》、《擺手舞》,一個比一個精彩。壩上壩下,人山人海。開村民大會時,村幹部吆喝半天也沒有今天人多。可見,藝術的力量有時候勝過說教的千言萬語。

要我出個節目是在意料之中的事。站在鄉親們麵前,總有許多話要說。麵對那些親切而熟悉的麵容,那些期待而熱烈的目光,我說,雙樹坪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衝天,典型的九頭鳥精神。本來,村幹部要我出節目,我還想推辭,他們說我在白沙坪唱《共產黨人好比種子》,電視裏滾動播出,全村老老少少都知道。言下之意,到了雙樹坪不出節目就有點一碗水端不平,“三萬”工作組不能厚此薄彼,手心手背都是肉啊。觀眾聽了自然就笑。我說,我唱不過大家,跳不過大家,土家人個個能歌善舞,我就來個詩朗誦——《相逢是首歌》,也是自創自演,原生態的。

迎著早春的那場大雪

踏著“三萬”的腳步

我們從繁華的都市走進大山

帶著省委、省政府的莊嚴承諾

帶著旅遊人的深情厚誼

迎著鄉親們熱烈友好的目光

我們走進了千家萬戶

用腳步丈量著巴山深處的每一寸土地

用心距測量旅遊人與百姓的情感

我們從冬天走進了春天

從春天又走到了夏天

整整跨越了三個季節的風景……

我不知不覺進入狀態。從現場頓時安靜的場麵和那些渴望的目光,我知道鄉親們聽懂了我的詩。

為什麼我的眼裏總是盈滿淚水

為什麼我的內心總是不能平靜

因為,我是農民的兒子

我在這裏找到了夢寐以求的歸宿……

朗誦到這兒,我的眼睛濕潤了。一切好像都凝固了,鳥兒不鳴,花兒不動,枝兒不搖,大山沉默,隻有我的聲音在會場上縈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