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序言 宇宙有多大?(1 / 1)

宇宙是什麼時候誕生的?沒有人知道。

宇宙有多大?也沒有人知道。

什麼叫宇宙呢?

漢代著名天文學家張衡說,“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

宇宙二字的本意是無限的空間和無限的時間。在現代的自然科學中,“宇宙”通俗地說就是:宇宙是空間和時間的總和。

討論宇宙的大小,先要有把“尺子”。人類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宇宙。人類設定的“尺子”的基本單位為“米”。

比米大的長度單位舉例:1公裏=1000米。

探討宇宙,需要一把更大的尺子,就是光年。什麼是光年呢?就是物體以光的速度行駛一年的距離:

光的速度約30萬公裏/秒;一年31536000秒;一光年≈9.46萬億公裏。

世界不僅有大,還有小。我們再看看小的尺子。舉例如下:

1米=1000000000納米

1納米=1000皮米;1皮米=1000飛米

1飛米=1000阿米;1阿米=1000仄米

1仄米=1000麼米;……

人類目前的芯片技術,剛剛到達納米級,就已經算是人類科技的尖端了。

有了這些【大】與【小】的概念,我們才能更好的理解世界、理解宇宙。

人類隻是站在人類的角度,理解宇宙的大與小。在其他物種或生命形態,它們理解的大與小,可能與人類有不一樣。

也許人類的地球,僅僅是其他物種口糧裏的一粒“小米”、或者是其他物種的一個“原子”;也許人類理解的星雲,也隻是其他物種的一個“電子雲團”。又或者,人類世界的原子,在其他物種看來,就是它們的星係。

人類隻是處在了萬千變化的世界的一個節點。隻是從無窮小到無窮大的一個過渡。隻是無窮無盡的時間的一刹那。也許,人類感覺漫長的一萬年,在其他物種看來,不過像看蝴蝶的一生。

除去宇宙的時間和空間概念,再看看宇宙內的物質構成。

世界是由波構成的。而人類可感知的波長範圍是非常狹窄的。還有很多人類感知不到的部分。感知不到不等於不存在。

人類觀測到的物質,小到原子,大到星球,都統稱為普通物質,隻大約占宇宙總質能的4%。

宇宙主要由普通物質(4%)、暗物質(23%)、暗能量(73%)等組成。這些物質的存在形式我們是看不到的。它們不會吸收光、不會反射光,也不會輻射光,所以我們周圍的,絕大多數事物我們是看不到、聽不到、也感受不到。

人類所看到的物體的形狀,是因為暗物質與可見光的物質之間的一種平衡。就像涇渭分明的黃河水。

又或者,我們和暗世界已經融合在了一起,隻是我們感覺不到它們。也許那些所謂的靈異事件,其實就是和暗物質之間的偶然碰撞。就像行走在大街之上,忽然不小心,偶爾撞到了路過的人。

那些神仙故事,可能是真實的存在。我們看不到“暗物質”,暗物質的物種可能是可以看得到我們的。暗世界的物種,可能是更高級的文明,被人類理解為“神仙”。

又或者暗世界的生物,也是可見的,隻不過它們的運行速度是“超音速”、“超光速”。人類運行的速度,在他們看來,就好比蝸牛爬行一樣緩慢。暗世界的人完全可以躲避人類世界,即便發生撞擊,可能隻是幾萬分之一秒。又或者暗世界的形態可以分解為原子、電子,再瞬間移位聚合,真的就像神仙一樣來去自如。

世界是循環和輪回的。可見世界的生物死去就回到了暗世界?暗世界是看見世界的高階形態?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宇宙從無窮小到無限大。那麼期間的生物也可能是無限小和無限大。

說起外星人,人們總會用人類的思想做框架。誰說外星人一定是可見的,而不是暗物質類的?誰說外星人隻會像恐龍那樣巨大,而不是像細菌、原子那樣渺小?

世界,就是在這樣的時間和空間裏運行著。

在這樣的假設之下。我們的兩位主角出場。

仁慈、寬厚的【索弗爾星人】:簡稱索弗爾;來自遙遠的【索弗爾星】。

貪婪、暴力的【賴因星人】:簡稱賴因;來自暗世界的【賴因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