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太子重生番外篇(完)(1 / 3)

若華特意咬重了“叔叔”二字。

洛雲乾感受到了會心一擊。

“抓住他!就是他剛才踩了我們少爺的命根子!”一群凶神惡煞的人當街將兩人圍住。

若華將臉埋進男人胸膛:“叔叔救我,他們是壞蛋!”

稚聲稚氣的帶著股小作精的嗲味兒。

洛雲乾將她放在一邊,揉揉她頭頂:“在旁邊等我。”

溫柔的墨眸裏,麵向她時裝著藏再深也會溢出來的愛意。

幾個小嘍囉在洛雲乾手下過不了兩招,放下幾句逞能的話捂著受傷的地方遁逃。

“我送你回去。”洛雲乾勾唇笑了笑,平庸的人皮麵具也生動幾分。

若華主動將手塞進他掌心,小臉神情純澈無辜:“人太多,萬一把我弄丟就不好了。”

不,丟了自己都不會把你弄丟。

洛雲乾凝視著她,在心中回應。

兩人牽著手並肩而行,向著將軍府而去。

“剛才有人強搶民女,所以我揍了他。”若華邊走邊說。

“卿……你做得對。”洛雲乾點頭。

“那當然,我這可是懲奸除惡。”若華得意的抬起下巴。

“不僅是懲奸除惡,還是行俠仗義。”洛雲乾望著前麵的路,眼角餘光卻一直追隨著她。

……

若華說的每一句話,男人都會認真回應,眼裏沒有一點敷衍之意。

從聚賢樓追出來的馮越,將洛雲乾解決地痞惡霸的畫麵看在眼裏。

望著兩道相攜離去的身影,他捂著突然空落落的胸口,緊皺著眉在原地站了許久。

洛雲乾將若華送回後,毫不猶豫的轉身看不出一絲留戀。

事實上他隻是怕自己會忍不住衝過去將小姑娘抱在懷裏。

他的卿卿現在還不到知事的時候,若從此刻開始就將她鎖在自己身邊,是不是對她不公平?

洛雲乾隻覺自己的靈魂好似有兩方交戰。

一人堅持在小姑娘還未長成的時候就將她綁定,另一人卻道趁人之危,難為君子。

他越發不敢去見若華,哪怕隻是偷偷見她。

在危險還沒解決之前,暴露自己的軟肋,隻會讓敵人有可趁之機。

他狼毫下的人物畫了一筆又一筆,滿腔的思念都傾注在一幅幅畫像裏。

若華此時的模樣,以及他想象的小姑娘十三歲、十四歲、十五歲的模樣。

掛了滿牆的畫像,最終都落入火盆中。

他不願因為自己的一點私心,讓心尖尖上的人陷入危險之中。

繪畫,燒毀,他樂此不疲的重複這樣的動作,仿佛如此才能抑製住幾乎要傾瀉而出的想念。

徐將軍出征的兩年內,帝都發生了許多事。

先是鹹寧侯世子欺男霸女被咬斷了命根子,鹹寧侯未等來陛下替自己兒子做主,先等到了抄家聖旨。

後有趙太師最看重的門生禮部尚書劉子義,被查出私挖金礦、貪汙受賄等重罪,府中男丁經判午門斬首。

二者均與前世構陷徐孟先叛國賣國一事有重大牽連,兩家被滅是洛雲乾當日書房談話,承諾要做給徐孟先看的第一個誠意。

同時也斬了趙貴妃一臂。

同年馮家舊案重提,經查內有冤情,故昭告天下恢複馮大人名聲,並返還沒收查抄的所有祖產。

馮越脫罪籍後科舉中第,狀元紅袍加身。

將軍府二小姐徐雲雪與探花郎於芳蘭宴上定情,隻待徐將軍父子凱旋為兩人舉辦婚禮。

徐孟先與徐青山蕩平賊寇,並收複被奪失地。

紹國答應簽訂和平盟約,為表誠意將皇子路景行送入大雍作質子。

徐將軍接受封賞時,主動交出兵符,滿朝皆驚。

皇帝想收回兵權不是一天兩天,但若在徐孟先得勝之時拿回兵符,隻會讓人感歎鳥盡藏弓,有損帝王威望。

隻稍稍遲疑,他便拒絕了徐孟先,並對其大加封賞。

徐孟先由從一品驃騎將軍晉升為正一品鎮國威武大將軍,徐青山因智取秦宇關連跳兩級封為從三品鎮東將軍。

他當然也並非真心交出兵權,不過是麻痹皇帝,讓其暫消疑心。

徐青山抬頭往趙太師那看了眼,微微一笑。

趙太師被瞧得一愣,兩人的眼神交流被上首的皇帝看了個全麵。

皇帝麵上不顯,內心卻沉了沉。

徐孟先離宮前對趙太師拱拱手,有示好之嫌,其他大臣心裏打了個顫,紛紛猜測起他的用意。

太師老奸巨猾,生怕有詐,警示趙貴妃不可輕舉妄動。

六皇子洛奇鋒卻年輕氣盛,隻一心想將徐孟先拉進自己陣營。

在徐孟先為女兒徐雲雪舉辦婚禮時,更是大張旗鼓的準備了一份大禮,生怕別人不知道將軍府跟他在一條船上似的。

婚宴上又傳出六皇子看上將軍府小小姐的消息,穿著穿著就變成了兩人婚事在即。

其他人卻不知道,徐雲雪與探花郎成親的當天晚上,徐孟先就入宮在皇帝麵前好一番哭訴。

平時挺注意威嚴形象的中年男人,坐在地上撒潑,哭得涕泗橫流,在皇帝麵前哭訴告狀,稱六皇子想要非禮他那尚未及笄的小女兒。

“這勞什子鎮國大將軍不做也罷,陛下不如準了臣告老還鄉種田去,反正臣祖上三代也都是泥腿子,這樣還能遠離外頭那些是是非非。”

他舉著手發誓:“其他人的船不船的臣也不知道是個啥,臣對皇上一片忠心太陽月亮都能瞧見。”

一旁深受皇帝信任的伴駕公公強忍著笑,肩膀抖動連帶著搭在肘上的拂塵都跟著輕顫。

皇帝見徐孟先這模樣,揉了揉眉心:“別哭了,哭得朕頭疼。”

徐孟先立馬閉上嘴,可憐巴巴的瞅著人,這表情放在蓄有兩撇小胡子的中年男人身上,怎麼看怎麼別扭。

“愛卿放心,若真有此事,朕會為你做主。”

皇帝稍稍打消了心底的疑慮,卻也不自覺懷疑起趙太師一脈的用心。

這是想跟他親封的太子分庭抗禮不成?

他樂於看兩派在爭鬥中達到平衡,因為這樣才能讓他的皇位坐得更穩。

但他不喜歡有人當著他的麵耍心眼。

他正值壯年,並沒有退位讓賢的意思,趙太師這就開始拉攏朝臣,莫非是想篡位?

有些事在暗中進行,他或許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要是鬧到明麵上,就會讓他坐立難安。

最是多疑帝王心,懷疑一旦種下,很快就會深深紮根破土而出。

***

太子府,燈火通明的書房裏。

長身玉立的男人,俊美的臉龐在燈火下如佛前聖蓮,溫雅中透著股聖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