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巴菲特的演講與經典案例(1 / 3)

巴菲特很少接受電視台的采訪,他似乎不喜歡拋頭露麵,隻願和朋友們聚在一起。更多的時間,他用來讀書和學習,有時去參加公眾聚會,也寧願坐在無人留意的角落,百無聊賴地打發時間,直到可以離開。有人說他是個害羞的人,但他有時也可以滔滔不絕,大談特談,控製所有的談話主題。當他開始談話時,所有的人都會停下手中的工作,認真地傾聽他的每一個字。在他身上,從來都具備這種高壓放電般的超人魅力。

1998年的秋天,巴菲特在佛羅裏達大學的商學院發表了這篇演說,向人們全麵闡釋了他的投資理念,解答疑惑。這次演講由格雷厄姆—巴菲特教學捐款協會主辦。巴菲特身穿寫有太陽信用銀行的T恤衫,這家銀行是伯克希爾的投資對象。

筆者對巴菲特的本次演講稍做歸類和總結,以讓讀者參考,從中各取所需。

做個成功者:100%擁有你自己

關於這個話題,巴菲特講了成功者的三要素:誠信,智能,精力。對於智商與情商孰輕孰重的問題,他做了很有趣的解答。在巴菲特看來,一個人優秀品質的重要性,要遠比智商等冷因素更能決定他是否成功。100%地擁有自己是很難做到的,但隻要擇善而從,反省自身,加以改變,就能像格雷厄姆那樣,成為被人尊敬的人。

對於進入社會以後的前程,你們在這裏已經學習了相當豐富的投資方麵的知識,我隻想講一分鍾。你們學會了怎樣才能做好事情,並且你們也有足夠高的智力可以做好,還有動力、精力,你們並不缺乏。否則,也就不會到這所學校來了。我想說的是,你們中的很多人,最終將會實現你們的理想。

巴菲特教你學投資第6章巴菲特的演講與經典案例但是除了智力和精力,還有更多更重要的東西來決定你們是否會成功,我就想談談那些。在奧馬哈,有個人說,當他選擇員工時,會看三個方麵的素質:誠信,智力,精力。如果雇用一個隻有智力和精力卻缺乏誠信的人,那會毀了雇者。對一個沒有誠信的人,你隻能期望他變得愚蠢和懶惰,而不是聰明和能幹,否則對你的傷害就越大。我想和你們談談第一點:誠信,因為我知道你們都具備後麵兩點。在思考此問題時,我請大家和我一起玩玩這個遊戲,現在,你們是在商學院的第二年,所以對自己的同學們也都該了解了,現在我給你們一個購買你的一個同學10%的權利,擁有他的10%,直到他生命的結束,但是你不能選擇那些家庭富裕有著富翁老爸的同學,因為每個人的成功,都要靠他自身的努力。給你們思考的時間是一個小時,你願意買進哪位同學的10%的餘生?你會給他們做所謂的智商測試,選擇一位智力最高的?學習成績最好的同學會被你挑中嗎?我表示懷疑。你也不一定會選擇那個精力最旺盛的,因為你本身可能就是動力十足。所以,你可能會去找尋那些質化的隱藏在體內的因素,因為你們都很擅長思考。

一個小時後,你下賭注時,答案可能就是那個你最有認同感、最具領導才能、最能實現他人利益的人。那肯定是一個誠實、大方的人,即便他自己的創意,也願意與別人分享功勞。看,這樣的人多受歡迎!這些素質都是你欽佩的,你可以寫下來,你選擇了一個你最欽佩的人。在這裏,我給你們賣了一個關子,在買進你的同學10%時,你還要賣出10%給另外一人。這不是很有趣嗎,你會想,我到底該賣誰呢?不過你可能不會找智商最低的,而是選擇一個最讓人討厭的同學,他具備很多讓人討厭的品質,性格。你不喜歡跟他打交道,所有的人都不喜歡與之打交道。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他這樣呢?你能夠想出很多來,不誠實,貪小便宜,你可以將它們寫在紙的右欄。當你拿起這張紙進行端詳時,就會發現很有意思的一點。他能否將球扔出60米之外並不重要,是否可在93內跑完100米也不重要,甚至他是否是你們班上相貌最好的也無關大局。真正重要的,是寫在紙上左欄的那些品質。如果你願意,你就可以擁有這些。這些行動,性格,氣質,品質,是我們可以做到的,並非我們每一位遙不可及。再看看右欄那些讓你討厭的品質,你一項都不想要,如果你有的話,也可以很好地改正。

在你們這個年齡,不管什麼,改起來總是比我這個年紀要容易得多。這樣的行為,大都是逐漸固定下來的,經過歲月積累形成的。所以人們才說,習慣的鐐銬開始輕得讓人感覺不到,但一旦察覺,就已經沉重得無法去除。我覺得這句話很對,我見過很多像我這樣年紀,或者比我年輕十幾、二十幾歲的人,有著自我破壞性的習慣而且難以自拔,走到哪裏都討人厭。他們不需要這樣也能很好的生活,可是他們確實無可救藥。但是我要說的是,在你們這個年齡段,任何的習慣和行為模式,都可以具備,隻要你願意,這隻是一個選擇的問題。就像格雷厄姆一樣,他還是十幾歲時,就看著身邊的榜樣,決定自己也要做一個被人尊敬的人。為什麼我不能像他們一樣去做事情呢?他最終發現像他們那樣去做並非不可能。他對那些讓人厭惡的品質采取了與此相反的辦法,加以拋棄,完善了自身。所以我想說的是,如果你將這些品質都記下來了,仔細思考,選擇優秀的東西充實自己,你自己可能就是那個你願意買入10%的人!最好的結果是,你自己本來就100%的擁有你自己了。如何才能成功,這就是我想告訴大家的。

對日本股市的看法:不要做低回報率的生意

低回報率,缺乏優秀企業。優秀隻在總量,而並非個體。這是巴菲特對日本經濟總體的看法。其實,中國經濟和股市也存在這個問題。巴菲特通過這個問題告訴我們,投資者如果沒有高回報,尋找不到優秀企業,那麼投資也就失去了目的性。

我並不喜歡過度從宏觀看問題,日本現在10年期的貸款利息隻有1%。45年前,我聽從了格雷厄姆的指導,然後我就一直努力工作,勤奮不輟,怎麼著也比1%掙得多吧?這並非不可能。我不想卷入任何的彙率波動的風險,所以,我會選擇以日元為基準的資產進行投資,像房地產或者企業,但必須是日本國內的。我發現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掙得比那1%多,因為這就是我的成本。可是直到如今,我仍然沒有在日本發現一家可以投資的企業,可以運作的項目。

聽起很有趣,是嗎?但事實是,日本企業的資產回報率並不高。他們中間的少數企業,可以達到4%、5%,或者是6%的回報,這是少數。如果企業本身賺不了多少錢,作為它資產的投資者,也就難以獲得好回報,那麼為何還要投資呢?當然,有些人也賺了錢的,比如有一位與我同為格雷厄姆工作的朋友。他運用了我第一次買股票的辦法,尋找那些股價遠低於流動資本的公司,夠便宜,但一定要具備基本素質的公司。我稱這種方法為雪茄煙蒂投資法,什麼意思呢,你滿地找雪茄煙蒂,它們濕透了,看上去麵目可憎,但卻還能抽一口,這一口可是免費的。你將它撿起來抽了最後一口然後扔掉,繼續尋找下一個。這種辦法一點都沒風度,但是如果你希望找到免費的雪茄煙抽,這倒是個不賴的主意。

在這個問題上,我的觀點就是,不要做低回報率的生意。時間是好企業的朋友,卻是壞企業的敵人。如果你陷在一樁並不成功的投資裏麵太久,結果一定也會很難堪,哪怕你的買入價格合理得讓上帝羨慕。但是如果你碰上了一樁好買賣,就算開始多付了些多餘的成本,可是如果你投資的時間足夠長久,回報也一定會非常可觀。遺憾的是,我目前在日本沒發現有什麼好的投資項目,可能日本的文化會對此作出某種改變,比如他們的管理層對公司股票的責任更多,以推高回報率,但是直到今天,我看到的是大量的低回報率的企業,就算是在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階段。日本有著這樣一個巨大的完善的市場,卻不能產生一些優秀的高回報的公司,這是很令人驚訝的一件事。我想說,日本的優秀隻體現在經濟總量上,而不是湧現一些優秀的公司。這並不是個好現象,會給日本帶來麻煩。隻要利息還是1%,我就會繼續觀望。到現在為止,我對跨上那片土地並無yuwang。

“為什麼聰明人淨幹蠢事”

巴菲特回答關於他成為長期資金管理基金救場買家的提問。那是一家著名的對衝基金,成立於1994年,起初贏利不菲,回報率達40%以上,但到了1998年,該基金4個月損失了46億美元。巴菲特以極為經典的語言對這次救場做了總結式的論述。

這是一個複雜漫長的故事,最近一期財富雜誌講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四個星期前的一個周五的下午,我接到了一個關於長期資金管理基金的一個非常慎重的電話,那天正是我孫女的生日派對。第二天晚上,我就會飛去西雅圖,參加比爾·蓋茨的為期12天的私人旅程,去阿拉斯加。所以我當時對此一點準備也沒有,但是你知道,事情似乎很嚴重。財富報道之前,我還接了其他的一些電話,長期資金管理基金有些人與我很熟,很多人在所羅門兄弟公司工作過。美聯儲的人周末到了紐約,從周五到接下來的周三,他們導演了沒有政府資金卷入的對長期資金管理基金的救場行動,我很踴躍,但我那會的身體並不太好,我們正在阿拉斯加的峽穀中航行,事實上我對峽穀這事兒缺乏興趣,心不在焉。船長告訴我,說正朝北極熊的方向航行,我開玩笑地說最好向著可以穩定接收衛星信號的方向航行。那兒我身在船上,卻一直心係工作。

周三我們給出了一個報價,那時我已經到了蒙塔納,我和紐約儲備局的負責人通了電話,他們將和一些銀行家在10點碰頭。我將自己的意向傳達了過去,關於我們做的報價,這隻是一個大概的模糊的評估,不可能完善細節性的東西,因為我並不在現場。我們最終對025億美元的淨資產做了報價,在這之上,再追加30億到325億美元。伯克希爾公司分到了30個億,AIG是7個億,而GoldmanSachs大約3個億。我們交上了投標,但是我們的投標時限其實很短,原因是不可能對價值過億元的證券在一段較長時間內固定價格。其實,我擔心這個報價會被用來作為待價而沽的籌碼,還好銀行家們把合同搞定了,所以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時期。

我不知道你們對長期資金管理基金的曆史是不是熟悉,它的曆史就像海浪翻湧,波瀾迭起,如果你把那16個人放在一起,還有兩個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他們放在一塊,你很難想象還有任何公司能擁有這樣高智商的團隊,就是微軟也是如此。他們擁有一個讓人難以置信的高智商,所有人在業界都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要知道他們可不是一群在服裝領域賺了錢就跑到證券市場來客串的人。他們的經驗加起來,可能超過了350年,甚至400年,這16個人一直精於他們所從事的,是個中好手。另外,他們在金融界也有著極大的關係網,比如上億的資金就來自於此。你看,他們擁有高得驚人的超級智商,從事內行的領域,有充足的資金,但是他們破產了。對我來講,這真是不可思議,百思不得其解,如果讓我來寫這本書,我的書名肯定是為什麼聰明人淨幹蠢事。我的合夥人說,這本書就是他的自傳,對於這種事例,真是沒有比這再完美的演示了。

就我個人而言,我和他們沒有任何的過節,他們都是好人,想幹事情的人,讓我非常尊敬。甚至我自己遇到問題時,也會請他們來幫忙。但是我要說的是,他們為掙那些不屬於他們、他們也並不需要的錢,竟然動用了屬於他們、他們也需要的錢來冒險,這樣的做法非常愚蠢。這並非智商的問題,而是用對你很重要的東西去冒險,試圖贏得對你並不重要的東西,簡直不可理喻,反正我不理解,就算你成功的概率是100比1,或者是1000比1。這就像你交給我一把槍,彈膛能裝1000發甚至100萬發子彈,然後你說裏麵隻有一發子彈,你問我,要花多少錢,才能讓我扣動扳機?我的答案是,我不會去做的!無論你下的賭注有多大,就算我贏了,那些錢對我來說也不值一提。如果我輸了,後果是顯而易見的。這樣的遊戲,我可沒有一點興趣。但是卻總有人犯這樣的錯,是頭腦不清楚,還是其他原因?

有一本書寫得一般,但書名卻挺不錯:人生隻需富一次,對於解釋這個問題,再正確不過了,不就是這個道理嗎?假設你有一個億,每個可以零風險的掙10%,如果去做低風險但成功率高達99%的投資,會賺20%,那一年下來,你可能有11個億,也可能有12個億。但是這有什麼區別嗎?如果你這時死了,給你寫亡訊的人可能錯把你的12個億寫成了11個億,即使有區別,也變得沒區別了。數字增加1個百分點,這對你和你的家庭,對任何事情,都沒有一丁點八的不同。可是你萬一失敗,尤其是你管著他人的錢,那你損失的不僅是自己的錢,朋友的錢,還有你做人的尊嚴和臉麵。所以,這16個具備超級智商的聰明人玩這樣的一個遊戲,讓我不能理解,簡直是瘋狂之舉。

在很大程度上,他們的決定基本上都依賴於一些固定的工具去產生。他們有著所羅門兄弟公司的背景,他們或許認為金融市場的波動傷不著他們,但結果是他們錯了。曆史從不會告訴你將來某一金融事件的發生概率,到時它隻會給你一個不可更改的事實。這些人在某種程度上總是依賴於數字統計,他們覺得股票的曆史數據就能夠揭示股票的風險。可是我認為,那些數據根本就不會告訴你股票的風險,數據也不會揭示你破產的風險!也許,他們現在是這麼想的了,可這是多麼殘酷的結果?我根本不想舉用他們來做此例,因為這樣的經曆換一種方式,很有可能在我們中的每個人身上發生。在某些關鍵之處,我們總是存在著盲點,因為我們在其他的地方懂得太多了,這並非總是好事。

“從事熱愛的工作,每天你會蹦著起床”

巴菲特在演講中告訴聽眾,重要的是發現生活的真諦,做自己喜歡做的。而自己熱愛的工作可以完成這一點。這與我們倡導的“將興趣變成工作”的理想是不是異曲同工呢?無論如何,巴菲特成功的最大根源就在於他喜歡這項工作,並願意以最大的熱情去奉獻。

就像哥德曼所說,破產的大多是兩類人,一竅不通者和學富五車者。這很讓人感到悲哀,特別是後者。我要說的是,我們從來不借錢,哪怕有保險作為擔保。就算我手中隻有10000美金,我也絕不會借錢。為什麼,借錢能帶來任何的不同嗎?我隻憑我一己之力時亦是樂趣無窮,10000,100萬,或者是1000萬,對我都沒有什麼不同。當然如果我遇到了像緊急醫療這樣的事情可能會有例外。但是原則上,不管有多少錢,我都會去做同樣的事情,這個不會改變。

你可以從生活的角度來看看你與我的不同,衣服是一樣的,當然,我的是太陽信用銀行給的。我們都會喝上帝之泉,我們也都會去麥當勞,好一點的會去奶酷皇後快餐店。我們住的房子同樣冬暖夏涼,都在平麵大電視上觀看橄欖球比賽。我們生活沒有什麼不同,你我都得到了不錯的醫療,可能唯一的不同是我們旅行的方式,我擁有我的私人飛機,這讓我感覺很幸運。但是除了這個,你們想想,還有什麼是我能做而你們不能做的呢?

我從來都是如此熱愛我的工作,不管是談大合同,還是隻能賺1000萬錢。我希望你們也能如此,把工作當成興趣,作為一生的事業去愉快地經營。如果總是為了讓自己的簡曆好看一些,就不斷地跳槽,去做可能你根本不喜歡的工作,那我認為一定是你的腦子進水了。有一個哈佛大學的畢業生,28歲,一直做得都不錯,我碰見了他,問他下一步有何計劃,他回答說去讀MBA,然後再去一個管理資詢類的大公司,讓自己的簡曆看著漂亮點。我說請等一下,你這麼年輕,已經做了這麼多事情,你的簡曆比我見到的最好的簡曆還要漂亮10倍,可現在你卻要找個你一點都不喜歡的工作,難道你不覺得這是在把你的性生活省下來,到晚年的時候再用嗎?是時候做你想做的了,不能老等在這裏。我把我的想法和立場告訴了他,你們也一樣,走出去,都應該選擇自己熱愛的工作,而不是為了讓簡曆看上去更漂亮風光。當然,人的愛好總會有變化的,但是那些你熱愛的工作,每天早晨都會讓你蹦著起床。

我剛走出校園的時候,恨不得馬上就為格雷厄姆工作,但是我不能給他白幹,於是他就是說我要的工資太高了,他沒有找我。但我總是不停地給他寫信,同時我自己賣了3年的證券,跟他交流我的想法,最終他同意了,讓我在他那兒工作了3年。這3年對我非常重要,收獲了大量的有益經驗,因為我做的是我熱愛的工作,單純地做這一項工作,而且是我應該做的,所以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工作起來感覺樂趣無窮,你們同樣如此。將來你可能也會變,但是你隻要記住一點,永遠做自己熱愛的工作,從裏麵獲得想要的知識,薪水的起點反而並不重要。如果你總是認為,得到兩個X比得到一個更能讓你開心,那你可能就錯了。重要的是去發現生活的真諦,做你喜歡做的。假如你認為得到10個或者更多的X是你一切生活的答案,是你的追求,那麼你就會去借錢,作出目光短淺和不可理喻的事情。多年以後,你終究會為你的這些作為而感到後悔。

“我隻喜歡我看得懂的生意”

人們總是不厭其煩地問他關於投資企業的問題,比如他最喜歡的企業類型。巴菲特的觀點依舊雷打不動:不熟不做。投資者應該去做他了解並且能夠掌控的行業或者企業。但是他也說,在投資這行,複雜的風險總比簡單的回報更受人歡迎。

我隻喜歡我看得懂的生意,這個標準將90%的企業排除在外了。你看我有太多的東西搞不懂吧,不過幸運的是總還有一些東西能夠讓我看懂。大部分的公司都是上市的,所以很多美國公司都可以買到,那就讓我們從大家都懂的事情開始講,比如可樂,我們都懂這個,每個人都懂,從1886年以來,就沒什麼變化了。它很簡單,但絕不是容易的生意。我可不想要那些對於它的競爭者來說很容易的生意,我想說,那絕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生意,外麵必須一個城牆,一條護城河,護衛著中間價值不菲的城堡。我還要一些負責任的、有能力的人來管理這座城堡。

城牆可以是多樣化的,就像汽車保險領域的GEICO保險公司,它的城牆就是低成本。隻要你有車,就是必須買汽車保險的,我不敢保證會賣20份給一個人,但是至少會有一份。消費者會選擇從哪裏購買呢,這將取決於保險公司的成本和服務,很多人都覺得各家公司的服務基本是相同或者接近的,所以成本將成為決定因素。我找的就是低成本的公司,這就是我非常需要的城牆。成本比競爭對手越低,我就越會注意鞏固和保護這座城牆。如果你有一個漂亮的城堡,肯定會有人來對它發動攻擊的,他們希望從你的手中把它搶走,所以這時就體現出來了城牆的作用。在30年前,柯達公司的城牆和可口可樂一樣的堅固,並且難以逾越,你要給小孩照相,六個月大的照片,放到20或者50年後再來看,你當然不會像那些專業的攝影人士來考慮照片的質量會不會隨時間的改變而下降,你大概隻會由於膠卷公司在你心中的地位來決定向誰購買。那時的柯達就是這種品牌的保證,他會向你證明即使在50年後,照片看起來仍然鮮活如初,對你來說這恰恰是最重要的。那時候的柯達,魅力如此強大,征服了每個人的心,當時全世界的人們,連它的那個小黃盒子都在說,柯達就是最好的,是無價之寶。可是現在,柯達失去了這種好印象,它的城牆變得脆弱了,因為富士公司縮小了與它的差距。柯達一直獨占的奧運會讚助商的位置,現在富士的屁股也坐在了上麵,在人們看來,它們變得平起平坐了。

與其相反,可口可樂的城牆與30年前相比,卻變得更寬更堅固了。可能你不會看到城牆每天的變化,但是你每次看到有關於可口可樂的工廠在海外進行擴張的新聞,它將工廠建到了那些目前並不贏利但20年後一定會贏利的國家,你就會知道它的城牆又加寬了。企業的城牆每天每年都在變化,或者變寬變厚,或者變窄變薄了。隻有10年後這樣相當長的時間,你才會看到不同。通常來講,我給那些經理人的要求就是,把城牆變厚些,讓它變得堅固,並且保護好它,將競爭者遠拒於牆外。對於這個目的,你可以通過服務,產品的質量,成本、價格,專利,還有獨特的地理位置來達到。這並不複雜,可卻足夠難。

我在尋找的,就是這樣的企業,這就是我想說的。這樣優秀的企業都在做什麼生意呢?我想找到它們,就必須在最簡單的產品裏尋找,因為像微軟、蓮花或甲骨文這樣的企業10年後會發展成什麼樣,我沒辦法預料。雖然比爾·蓋茨是我碰到得最好的生意人,微軟現在的情況也很好,但我還是對他們10年後的狀況難以預測,同理,我對他們的競爭對手10年後的發展形勢也無法判斷。雖然我不是口香糖公司的老板,可我很容易就能知道10年後這一行的前景,互聯網發展再快,也不會改變我們嚼口香糖的習慣和方式。事實上,這一點沒什麼可以改變,那些口香糖的新產品不斷地在進入試驗期,當然有一些以失敗告終,但這就是事物發展的規律,口香糖的整體前景是不會變的。所以如果你給我10億美元,讓我在口香糖的行業衝開一個缺口,我是無法做到的。這就是我判斷一樁投資的最基本的原則,10億美元能對競爭對手造成多大打擊?就像給我100億,能對全球的可口可樂造成多大損失?這是我做不到的,因為他們在這一行穩如泰山,是當之無愧的巨無霸。你還不如給我些錢,讓我去攻占其他的領域,那我說不定能找出辦法。所以我要找的生意就是簡單、容易理解和經濟上行得通的企業,再加上一個誠實能幹的管理層。如此,我基本就能看清這個企業未來10年大的方向,大的前景。隻要做不到這一點,我就不會投資。假如我要買一隻股票,那我就會假設從明天開始紐約交易所就會關門5年以上,然後我也會很樂意地持有。我尋找這樣的股票。就像我買了一個農場,5年內我都不知道它的價格會如何變化,但隻要農場的經營正常,就很讓我高興了。就像買了一個公寓群,隻要能租出去,從客戶那裏獲取預計的回報,我也同樣高興,難道這不是理性的投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