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進了城,抬頭朝煥然一新的南門街看去,兩邊商鋪都掛起了紅燈籠,街上人還不少,雖然顯得有些匆忙。
商販的吆喝聲,胡餅店拍打麵團聲,小孩的嬉戲聲,聲浪嘈雜,但並不混亂,熙熙攘攘的一片熱鬧喜慶的景象。
“爹,怎麼這麼熱鬧啊?”
看著眼前已經大變樣,人來人往熱鬧喜慶的南門街,李紫嫣不由感慨的說道。
“紫嫣,曲江移民已全部安置妥當,如今城裏城外已有八萬餘居民,縣衙也給移民戶都放了糧,雖然並不算富裕,但對比以前已經好了很多,今日又是除夕,自然人多了”
“哦,原來是這樣,比去年除夕熱鬧了好多,每個人都有了喜慶之色,曲江城也大變樣了”
“哈哈哈…這還不是子舒的功勞,合村並鎮,移民入城,從而帶動了曲江發展,明年會過今年更熱鬧”
李天成笑了起來,看著眼前的熱鬧,心裏也高興不已,在曲江這麼多年,從未有過今日的熱鬧喜慶。
“爹說的對,隻要有子舒在,不熱鬧都難,明年一定會更熱鬧”
李紫嫣一聽父親誇方子舒,心裏非常高興,也順口誇了起來。
聽著兩人的話語,看著熱鬧的城裏,方子舒也很開心,付出總會有回報,也有一絲成就感由然而生。
曲江、順安兩縣的改革初見成效,年後就要開始春種了,等到了明年秋收之後,溫飽問題基本也就能解決,逐漸的日子隻會越來越好。
要想都富足起來並不難,但時間也越來越緊了,一年看上去不長,可世道如此,留給自己的時間太少,還得加快腳步啊!
方子舒邊走邊思考起來。
沒走幾步,一路回來的工匠們也向方子舒幾人告辭,準備回家過年。
方子舒給每人發了一兩銀子,起先,工匠們都不敢收,覺得太多了。
雕刻匠的工錢很低,而且時常是沒工可做,就算幹滿一個月,能有個十文工錢就已經了不得了。
方子舒告辭眾人,年後還得要大家幫忙,如果不收,年後就從順安招工匠。
工匠們也知道方子舒是故意這樣說,相處的幾天裏,都知道這個少年的非常仁義,眾人也隻能千恩萬謝的收下了這筆橫財。
和工匠們告別後,幾人很快來到縣衙,縣衙前陸老爺子、李老爺子、方老爹、陸嵐早已等在門口。
“姥爺、周爺爺、娘、老爹”
“爺爺…”
方子舒、李紫嫣連忙緊走幾步,老遠就開心的叫了起來。
“子舒”
“舒兒”
“紫嫣”
陸老爺子、李老爺子、母親陸嵐都快步迎了上來,唯獨有些黑瘦的方老爹慢騰騰的,好像有些不爽的樣子。
眾人相見,開心不已,互相問候了幾句,就相攜朝縣衙裏走去。
來至後院,寬大的院子裏擺了六張八仙桌,院裏掛滿了紅燈籠,一群人還在忙碌。
大舅正帶著一幫孩子貼春聯,大舅母、二舅母正帶著眾人上菜。
見到方子舒一群人回來,又是一陣噓寒問暖的互相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