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紙(2 / 2)

兩人自然明白方子舒的意思,雖然帶著嘲諷意味,卻是在借此提點二人。

現在還不是品詩評詞,舞文弄墨之時,民生疾苦就在眼前,還是現實點想想怎麼做才是。

四人在王大柱的引領下,來到品香閣頂樓,也就是三樓。

三樓外四麵闌幹,用於遠眺觀光,內分東南西北共設四個包間,分別是:天、地、玄、黃共四閣。

幾人來到東位的天閣,也是整個酒樓最大的一間,可從天閣看到五裏地外的婉延向西的曲江。

分別落坐後,方子舒便開口問道:

“成伯、張大人,我有一事不明,為何在曲江、順安皆未見到紙張?”

“子舒,你說的紙張應該是紙帛,用葵麻、桑樹皮所製?”

“對,成伯”

方子舒本來是想,暫時不考慮造紙,以免引發更多的關注,但是現在有很多地方都需要用紙,這樣才方便。

比如協議合同,記包括商業條文等等,這些如果都記錄在案的話,絕對不用做事了,光寫出來就是一個無比浩大的工程。

一卷竹簡大約是二千個字左右,如果是紙卷會在六千字左右。

每片竹簡通常是二十個字。最多的是一個40個字,一卷簡書有五十片左右的竹簡,也就是一卷書是二千多字。

方子舒想想都會頭皮發麻,也決定想想辦法,是不是可以另辟蹊徑。

“嗬嗬嗬…公子,紙帛顏色偏黃,製作麻煩,書寫之時容易散墨,遇水或潮濕即亂,而且價格並不便宜,有如雞肋一般,不知公子為何有此一問?”

“張大人、成伯,你們說的紙帛,確實如雞肋一般,顏色不正,厚而散墨,不利於書寫與攜帶,而竹簡又顯得笨重,書寫也比較慢”

方子舒略一停頓,繼續說道:

“如果可以造出薄如蟬翼,光而不滑、潔白如玉、紋理純淨、搓折無損、潤墨強的紙張,你們覺得如何?

“哈哈哈…子舒,如果能造出此等紙張,當是開創曆史之先河,也必震驚天下,古往今來,多少人也曾就書寫用材,苦心鑽研,窮其一生,未竟其果”

李天成有些不敢相信,以為方子舒隻是一種猜想,或者是一種期望。

“是啊,公子,若真如公子所說,薄如蟬翼,潔白如玉的紙張,對未來影響之深遠,真是無法估量”

“嗬嗬嗬…當然是真的,隻是影響甚廣,得巧妙布局,不能讓上麵盯上曲江和順安”

“啊?公子,您的意思是…”

張光達和李天成都驚訝的看著方子舒。

而李紫嫣則平靜如水,首先,沒有兩人想得那麼深遠,其次,隻要是方子舒,一切皆有可能。

“沒錯”

方子舒非常簡潔的說了兩個字,兩人也就明白了。

互相看了一眼,李天成平複了一下心情,開口說道:

“既然如此,子舒有所顧慮是對的,必須要信得的過的人,而且必須心思縝密才能擔此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