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路過(1 / 2)

說書人的話本若是講述忠侯烈將必定是以曆史上發生的事跡為依據,若是談說兒女情長、風花雪月之類的閑雜故事,一般都有胡編亂造之嫌。

沈沐宥為了了解這一段過往,查閱了諸多史書,最後從各個史料記載的隻言片語當中複原出當年的真相。

李梓榆對太子的行為百思不得其解,但其事務繁忙,不是精進武藝就是皇帝召見,不是教習武功就是耳提麵命,不僅要學會開解自己紓解心情,還要考慮旁人的情緒。

故此,侍衛並未探究太多,隻當太子學習欲望強烈,終日不得放下書本。

日子匆匆忙忙就過了很多時,陸中毅的書信很久都沒有傳送過來,為此李梓榆擔驚受怕了一陣,怕宮中的暗衛把飛鴿給攔截發現了私通勾結的內容。

就在苦於無法出宮,無法與陸中毅見麵之時,上天給了他一個很好的機會。

一日,沈嘉翊召李梓榆到殿中議事,所談無他,隻是陛下寬厚仁慈,心中大義凜然,對其說:“民間常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師者厚德載物,孕育君子。釋道將你培養成德才兼備之人,定是情深義重,師徒情誼永遠流傳。現離釋道駕鶴西去已有六年之久,眼看著六年忌日快來臨,我命帶帝王之意前去掃墓祭奠。”

李梓榆聽聞之時身體微滯,腦海裏不停搜索關於師傅的各種回憶,不幸的是根本沒有,但皇命大於天,隻能開口回答“是,臣領旨”。

燭光明亮如晝,四下丫鬟羅列,沈沐宥坐於中心聽先生講治國道理、國家民情,又開始憂慮西北地區幹旱的問題了。

“先生,西北大旱,為何不將他們送來皇城,等旱災過去再回鄉耕種呢。”

先生歎了口氣,隻覺學生心懷善意但思想簡單,他解釋說:“西北到京城山高路遠,車馬載人行駛,哪怕是最好的車最快的馬,沒有半個月簡直是癡心妄想。況且災民多是家徒四壁飯不飽、寢不暖,又何來的精力跋山涉水呢!”

“原來如此,是學生思慮不周。隻是認為城中土地良多,田塊肥沃,人口不多,正好是避難的最佳場所。”

兩人正談論此事,李梓榆身帶孤冷氣息從門外進來,沈沐宥主動打斷了先生的知識傳授,尊敬地說:“辛苦先生深夜為我輔導,現夜色已深不多打擾了,先生慢走。”

“梓榆,你近日超級忙碌,我幾乎看不見你的身影,是父皇又派給你新的任務了嘛!”太子在老師走後,起身詢問。

李梓榆接過太子的小手,拍了拍他的手背,故作輕鬆地說:“雖事務多,但殿下對我信任體貼,我並不感覺累。”

後,李梓榆將皇帝召見說的一係列事情對太子一一講述。太子眼眸恍若有光,糯糯地問道:“我可以一同前往嘛?”

李梓榆心底困惑,不理解為什麼宮中熱鬧舒適的貴族生活不過了,太子偏偏想去深山老林一看究竟。不過有人同行,好過個人翻山越嶺的,心下還是輕鬆了許多。

請示之後,沈沐宥便欣欣然與李梓榆前行,起初出宮欣喜不已,外麵的喧雜吵鬧傳入耳中,身體四肢仿佛自由了,呼吸的空氣都令人舒爽不已。